图说天下中原网> 图说天下 注册登录

中国十种比熊猫还珍贵的动物:竟然还有它!

2016-12-13 10:12:18来源:深圳新闻网
字号  

  6、河狸  河狸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动物之一,有动物世界“建筑师”和古脊椎动物“活化石”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条例》(草案)将河狸列为第一类保护动物。据报道,河狸在欧亚大陆北部曾有较广的分布,但因其皮毛珍贵而遭到长期无节制的猎捕,目前已成为世界濒危动物之一。河狸数量的减少,不但是资源过度利用、天然植被遭破坏的后果,也预示着大自然能够提供给人类的资源在减少。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布尔根的河谷林资源几年内也会全部消失,河狸和其他野生动物同时将不复存在。长此以往,总有一天人类对大自然过度索取会走到尽头,然后是人类从这片区域的消失。为避免悲剧的发生,人们必须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河狸

  5、普氏原羚

  体型似黄羊,体长120cm;尾短,长度不超过 12cm。仅分布在中国,产于青海省青海湖北岸及东北岸一带。仅就目前所知,青海省青海湖四周仅残存有3-4个种群,即鸟岛附近1-2群,约37只;湖东种羊场及小北湖一带生存有70只左右;湖之北岸刚察县察拉滩的1群约70-80只。目前总数量恐不足200 – 350 头(蒋志刚等,1995)。致危因素据1986年的调查及访问了解,当时种群尚有350只左右,如今不仅数量未增长,反而急剧下降,可以认为本种是当今世界上有蹄类中最濒危的一个种。

  普氏原羚

  4、海南坡鹿  海南坡鹿(Cervus unicolor hainana)是我国海南岛的特有亚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主要栖居于海拔200m以下的丘陵坡地,50年代海南岛尚有500余头坡鹿分布于6个县近400km2的范围内。由于过度开垦和乱捕滥猎,至70年代末仅剩26头。经20多年大量人、财、物力的投入和精心护养,现已发展到500余头。海南坡鹿由兴旺到濒临灭绝,再到保护发展,历经坎坷。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海南省率先在全国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发展决策。今后如何保护好生物多样性,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溯海南坡鹿的兴衰发展,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海南坡鹿

  3、黔金丝猴

  梵净山的黔金丝猴,据1991-1993年考察有3个猴群,总数约550-600只,数量增长缓慢。据Eudey1987年估计黔金丝猴的总数不超过500-670只。1995年对黔金丝猴进行了系统考察,确认黔金丝猴现存约750只,组成20多个家族,活动范围约4万公顷。海南长臂猿是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栖息在海南岛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热带雨林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物种。它们天性机警、行动敏捷,而且居无定所,野外观测十分困难。它不仅是一个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还是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的重要对象,其珍稀程度不亚于“国宝”大熊猫。海南黑冠长臂猿已是中国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是不争的事实。

  黔金丝猴

编辑:徐珂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