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的父母总是选择将就:坏了一块儿还能将就吃的苹果,掉了漆还将就用的筷子,热了一遍又一遍的剩菜,还有爸爸手里已经淘汰了的旧手机……年轻时,他们觉得自己将就一点,能给孩子更好一些;年迈了,他们更是将就多一点,希望给孩子的压力能少一点。
我们犯错源自习惯了将就
面对父母的诸多将就,我们曾试图阻止甚至面红耳赤的吵过,当我们慢慢习惯,继而心安理得。老人家有时候身体不舒服,都会说是小毛小病,扛一下就过去了,我们也就听之任之。真的会过去吗?
笔者的一位朋友谭先生,就曾经历让他悔恨的事情。家里的老父亲两个月前因为肠梗阻做了造口手术,出院时,医生叮嘱要保证造口通畅,定期进行造口护理,不要受到感染,还要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但由于家里人都没有这种特殊护理的经验,自己和妻子又在创业期,一切护理的大小事宜都落到了母亲的头上,每次问及有没有不适,父亲总是说没大碍,都能出院了还能有啥毛病。当时因为很多事情要忙,也就没放在心上。直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早上,电话里传来母亲哽咽的声音:”你爸不知怎么的肚子疼的站不起来,还连吐了好几回……”老谭赶快飞奔回家,带父亲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是结肠造口旁疝,需要立即再次手术修补。从鬼门关再次把父亲救回来的那一刻,老谭在心里发誓,关乎父母的健康的所有事情再也不能将就了。
健康要讲究,需迈过四道槛
三分医、七分养,缺乏有效护理会诱发很多问题,特别是术后康复护理。我们身边像老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究竟是什么让我们面对健康习惯将就,最终酿成大祸?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1)缺乏护理知识和技能。一些疾病的护理要求高,普通人很难掌握,比如造口护理、压疮换药、骨折康复、鼻饲、导尿等等。很多患者及家人请了保姆阿姨,只能完成一些基本护理服务,缺乏专业护理知识,长期,总归放不下心。
(2)时间不自由。子女步入中年,事业高峰期,很难长期地照顾年迈父母,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偶尔送去医院体检、治疗还行,长期送医,这个马拉松对子女来说很难。况且工作不做,家庭的生存保障从何而来呢?
(3)没有培训途径。术后康复的病人不可能住一辈子院,所以家人多少要学习一些护理技巧,但这些专业技能谁来教呢?况且病来如山倒,也没时间自学,更别说自学还容易产生误区。
(4)缺乏预警。重大疾病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经常活在盲目乐观和忐忑不安交替的情绪中,缺乏安全感,无法判明自己的病情的变化:是更好呢?还是变糟糕?长时间缺乏预警,导致疾病悄悄的蔓延,健康慢慢的腐蚀。
居家护理,开启护士服务新场景
随着移动互联网O2O服务普及,逐渐把洗衣、保洁、做饭、美甲等各类服务都带进了家门,越来越多的居民随时随地享受到了移动互联网生活的便利。那么,我们能找到一个专业、能上门的护士来家里护理吗?并且费用合理、预约轻松。
在上海, E护通专注于“居家护理”,把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到了家庭,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用户找到了专业的护理资源,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和护理场景的变革。目前在E护通注册的护士包括三甲医院的护士、社区医院的护士以及退休的护士,含护师、主管护师等,这些专业人员分布在全市各个医院及社区。患者和家人通过手机APP下单,在线选择合适的护士,经第三方平台支付费用后,护士即提供上门护理。谭先生从此不用愁了,只需要一键预约,不仅让父亲在家就能得到专业、便捷的护理,家庭其他成员也能得到相应的指导。更重要的是护士具备临床护理经验,能够对病情做出专业评估或预警,帮助父亲把握身体康复的重要时间节点。
父母的将就都是为了我们,他们只记得爱我们,而我们却忘记对他们表达爱。现在开始,好好呵护父母已经年迈的身体,对还在将就的父母郑重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