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独家中原网> 新闻中心 注册登录

专家:郑州的地位在研究现代人的起源上意义重大

2016-05-21 16:05:10来源:中原网
字号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JPG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

  中原网讯(殷海涛)“这次大会在中国的考古学史上应该是空前的,从来没有举办过这样规模的全国性大会,以前考古学开的年度会基本上都是工作会,学术性的成分不高,但这一次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这一次大会是从学术的角度出发,进行学术研讨的一次大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首次。”

  5月2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对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6·郑州)的召开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通过这个平台能够让国际学术界知道我们中国考古的进展情况,也能使我们走向世界,郑州的这次考古学大会对未来的举办者会形成压力。

  高星说,郑州发现了几十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比如说李家沟遗址、老奶奶庙遗址等,基本可以建立起我们这一地区文化发展的序列,比较早的达到近10万年,晚的到几千年前,基本能够衔接。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过渡,从狩猎采集到农业经济的过渡,郑州都有重要的遗址遗存。这些遗址和资料对研究现代人的起源意义重大。

  相关解读:

  “中国”一词,据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记载,最初即指以嵩山为中心的郑州、洛阳地区,河南人常说的“中”、“不中”皆来源于此。中华人文始族——黄帝出生于新郑轩辕之丘,夏、商、管、虢、郐、郑、韩曾七朝为都。秦汉时期,郑州地区始置荥阳、巩、京、新郑等县。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将荥州改为郑州,郑州之名由此而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在郑州诞生,拉开了中华民族进入国家文明时代的帷幕。3600年前,汤居亳,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商,在郑州建国立都,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管,虢、郐、郑、韩先后建都郑州,历时七百余年。

  郑州世界文化遗产有2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省保单位131处,市保单位246处,无论是文物古迹的总量,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都位于全国城市前列。

编辑:赵宁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