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总裁王米成对话50家东北国企负责人
共和国第一炉钢水、第一部汽车、第一架飞机……占全国二分之一的原油产量、二分之一木材提供量、三分之一的商品粮……那个捷报频传的年代,记录着东北曾经的辉煌。
但如今,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经济模式难以为继,这位中国经济的“老大哥”已经风采不复当年。
东北经济如何化危为机?浙商精神能否助力东北经济?
5月16日下午,包括本钢集团、华晨汽车、辽宁省交通建设投资集团在内的50位东北大型国企负责人风尘仆仆来到杭州,在位于浙江工商大学内的浙商博物馆,与鸿雁电器总裁王米成等浙江企业家共话“浙商精神与东北再造”。
东北“老大哥”取经浙商
参加当天论坛的,就是东北大型国企的一、二把手,他们掌管的企业,规模都在几十亿元到数百亿元之间。难怪有在场浙商笑言:“我们做的是消费品,小东西,在你们面前都是‘小弟弟’。”
但在论坛现场,这些东北大佬们都表现得很谦逊、也略显焦虑。
“东北国企该怎么转型升级、补齐短板?”中国吉林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于海军向浙商发问。
辽宁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宝伟则感慨:“机器、设备、职工、税收都是国企背负的责任,我们的状态是‘带着镣铐跟着市场跳舞’,但是浙江这边都是轻轻松松的小姑娘、小伙子,所以可以跳得很好。”
东北企业的焦虑不无道理。2013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在全国31个省份的GDP增速排行中全都居于后10位,其中黑龙江居倒数第三位。2014年东北经济进一步下滑,黑龙江、辽宁、吉林GDP增速分别为5.6%、5.8%、6.5%,分别位列倒数第二、第三、第四位。
2015年,辽宁、黑龙江、吉林GDP增速分别为3%、5.7%、6.5%,辽宁排在末位。从地级市层面看,2015年全国有14个地级市的GDP为负增长,位于东北地区的有6个。
王米成:一手抓改制,一手抓管理
当天到场的浙商嘉宾共有五位,其中的四位是民营企业掌舵人,鸿雁电器总裁王米成是在场唯一的一位国企负责人。
论坛上,主持人、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代表东北企业提问王米成:“鸿雁有央企背景,这点和在座的东北企业类似,但做的却是刺刀见红、竞争过度的电气行业,而且还能保持连续的高速增长,请问是怎么做到的?”
王米成说:“我在国有企业有20多年的从业经验,在我看来,国有企业要适应充分竞争的市场,关键要抓好“三个化”,市场化、职业化和去行政化。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去抓管理、抓改制,这样才能赢得未来。”
对于东北企业目前面临的难题,王米成认为:“东北企业与浙江企业的市场意识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由两地不同产业结构决定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东北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一直以重工业为主,浙江是以轻工业为主,所以浙江的企业实现市场化要相对容易些。”
“在这样的体系下,身为企业要去改变大环境,其实很难,但可以从小处着手。”他说,“大型国企可以对旗下的业务板块和子公司进行分解梳理,比如有些子公司很多年没有盈利过,如果还是不断给这些公司输血,缺口只会越来越大,我们可以让子公司自己选择,两条路,关闭或者改制,用这样的方式倒逼子公司改制,让大家把真金白银拿出来,利益捆绑在一起,才能干得好。”
王米成同时还强调了管理的重要性,他说,在企业经营的任何阶段,不要放弃管理,要把战略思维导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中,与此同时,通过对企业员工工作绩效的考核评价,充分激发每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从而组建起一支高效率的工作团队,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