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独家中原网> 新闻中心 注册登录

躬身为民20载带领全村脱贫 好村官让穷山沟重生

2016-05-05 06:53:34来源:中原网
字号  

好村官陈光敏

  中原网讯(殷海涛)一个连水的吃不上的村子,在他的带领下成了远近闻名的新村。面对上级的提拔,他舍不得离开乡亲,他说乡亲们善良,你给他干了一件好事,他们祖祖辈辈会记着你。20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全村有1000多口人都在县城买了房子。他是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郭凹村村支书陈光敏。

  335米深的井,比黄河海拔都低100多米,这口井的难度可想而知。

  新安县石井镇郭凹村90年代到底有多缺水?以前,村民吃水得翻过莲花山的悬崖峭壁到5里地外的黄河去担水,洗脸水都舍不得倒掉。

陈光敏带领村民搞养殖

  1991年,刚刚上任的村支书陈光敏不得不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

  为什么非打井不可?陈光敏告诉记者,井要是打成功了,老百姓就能生存了,要不然全村人都得搬走。

  一个字“干”!陈光敏下定决定要领着乡亲们打井,但这也是陈光敏当村支书以来遇到的最大阻力,没有人信赖这个新来的村支书,村民对在坚硬的岩石下打出水抱有很大的质疑。

  打井的资金预算,对村里来说是天文数字。陈光敏和村班子带头捐款。到市里、省里走访水利专家、邀请水利探测。凭着契而不舍的精神,村子从350米的岩层下打出了井水。陈光敏又一鼓作气,带领群众建起3个水塘,铺设管道1000余米,让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

  打井成功后,只要是陈光敏提出的政策,再没有遇到村民的阻力,大家都开始支持他了。

陈光敏带领村民种植土特产

  解决了老百姓的生存问题,怎么让他们致富呢?陈光敏又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为了解决交通闭塞问题,陈光敏筹资170多万元,修筑了一条连接莲花、安里、西岭三村,长8.8公里、宽4米的柏油路。为了搞教育,筹资41万元建起了标准学校。

  带领村民卖山野菜,土特产,昔日的栾芽、皂角芽、棠梨花、洋槐花、山韭菜等野菜被就地采摘、浸泡去苦、高温消毒后真空包装。2007年,村子建起了洛阳老山根食品有限公司,吸纳村子40多人就业的同时,每年野菜集中上市季节,还带动包括郭凹在内的周边4个村子300余人参与采摘,每年村民累计能从公司领取工资35万多元。

  在陈光敏的带领下,村民立杆架电,挖地接水,开山修路,将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最终用诚心感动了郑州一养殖企业。2011年,半年时间不到,投资400余万,占地10亩的羴犇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吸纳60人就业。

  现在全村有1050多口人都在县城买了房子,仅有20户人正在脱贫。村里有了钱,陈光敏考虑最多的还是教育,今年,在他的倡议和带头下,本村和外地爱心人士50多人共捐款44万元,成立了“郭凹革命老区爱心助学基金会”,用于资助本村考上大学的大学生、贫困学生和贫困教师。这个秋季开学,5名刚刚拿到本科、大学入学通知书的学生成为首批受益者,他们每人领取了2000元助学金。

  如今,村子一改昔日贫穷落后的容颜,变成了十里八乡羡慕的金窝窝,连续9年被新安县表彰为“五好村党支部”,被评为市文明村、省生态村。陈光敏也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户、杨岳式好支书、县优秀人大代表、创业之星、2014最美洛阳人等荣誉称号。

编辑:赵宁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