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 注册登录

盘点"made in China"爆款 成助力海外传播新名片

2016-04-17 09:57:55来源:中新网
字号  

  太极大师陈自强西班牙传拳讲学活动现场(西班牙《侨声报》)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疑难病方面的价值越来越得到世界认可,成为中国全新的对外合作领域。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中医药文化已经成为继高铁、核电、特高压之后,中国在国际上的新产业名片。据《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战略2014-2023》报告显示,中医药已传播到100多个国家。世界范围内约有10万家中医药诊所、约30万名中医药技术服务提供者以及不少于1000所中医药教育机构。中国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北京同仁堂门店落户布拉格,“中国—捷克中医中心”建成,“俄罗斯(莫斯科)中国传统医学实践发展中心”建立……中医药越来越受欢迎,更吸引了许多外国留学生来华一探究竟。

  北京同仁堂在捷克举行的义诊现场。

  打造更多“爆款” 助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在中华文化火热的氛围里冷静思索,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对各国文化的渗透、融合及国家“软实力”的构建意义颇为深远,但传播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尽管如今不少外国人都知晓剪纸、武术、京剧脸谱、舞龙舞狮但是,这些文化符号姑且只能算是泱泱中华文化的凤毛麟角。助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不能仅仅局限在饮食、服饰、民俗等内容,需要打造更多的“爆款”,才能让世界真正读懂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的精髓令世界折服。

  首先,中华文化要沿袭传统更要顺应时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关键在于保持中华人文精髓的前提下,通过创新、创意手段,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文化资本,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行为习惯、消费方式。例如西方人对中国武术的赞誉程度不亚于全球年轻人对美国大众消费文化的追捧,我们可以将中国武术进行分类的内容整合,结合背后的文化传播内容进行包装,再推往海外。又如,中国面食产品可以借鉴国外匹萨的“国际化道路”,对包子、饺子等传统面食进行改良,搬上外国人的餐桌。中华文化的国际化演绎,只有坚持本土化与全球化的融合,才能找到中华文化与异质文化之间的契合性,消除文化隔阂,达到文化认同。

  其次,借助有效资源充当文化使者——借海外文化资源,扬泱泱华夏美名。中国传统文化走向海外离不开海外华文媒体的大力宣传和推介,以及海外中国文化传播中心的积极配合。发挥好这些文化使者的作用,多与世界各国沟通,为中国与世界各国搭建文化交流平台,让“中国文化年”等活动走近更多国家和人民,全方位地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另外,除了借助现有资源,更要注重培养文化传播使者,用好民间文化种子。纵观其他国家的文化走进中国,是非常不动声色的。而中国文化“走出去”,必须要全员参与,这其中包括了留学生、当地华侨华人、旅居当地的艺术家、旅游者等等。例如,可采取借助“人”的资源培养民间文化种子,帮助扶持海外民办华文学校;加强与华人二代、三代的联系;支持旅居当地艺术家办学、办展等措施。

  图为中国驻卢森堡大使黄长庆,卢森堡首相贝特尔等和演员合影。刘羡摄

  此外,要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就要利用一些国内外大的节庆活动。例如国务院侨办在每年春节期间推出的“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活动,在海外很好地传播了中国的武术、艺术、美食等传统文化。再比如,进入巴西一年一度的《狂欢节》表演、戈亚斯《国际环境电影节》,适时的展示中华文化,让所在国的广大民众参与和喜欢。通过文化交流、并在文化创造过程中将民族特色与人类情怀有机结合起来,促使中华文化真正“走出去”,形成国际影响力。

  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进行长期规划,要入脑入心,才能在国际上创造更多的“爆款”,让中华文化真正做到花开海外,深入人心。

  作者:郭晓倩 范超

编辑:徐珂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