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事业全面进步
五年来,全区民生领域投入占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超过70%,为民承诺的实事全部办结。
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68所,新增学位3.7万余个,在校师生人数达到13.6万余人,实现辖区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校”的愿望。“多彩教育”被确定为全国广泛推介的区域教育发展模式。
全方位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500余人。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累计保障低保对象28.9万人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各类补贴8390万元,新农合参合率超过99%。
文化事业硕果累累。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开展“文化志愿者公益服务演出”“文化艺术公益大讲堂”“送图书、送知识”等活动;新建、改建综合文化站5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76个、电子阅览室66个、农家书屋12个,全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全覆盖;实施文化艺术“双百”计划,培育超凡影视、望远传媒和金象影业等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樱桃沟、马寨镇文化产业特色村(镇),《大国廉政》《快乐星球》《念书的孩子》等本土影视作品获得国际、国内大奖。
精神文明建设方面,2013年大爱仁医胡佩兰、2014年“陇海大院”爱心集体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全省入选“中国最美家庭”的8个家庭3个来自二七,谷殿明“学雷锋实践教育基地”、江学铜“学雷锋服务班”等200多个先进典型受到中央、省、市表彰。
展望“十三五” 绘就新蓝图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一个承载责任担当的二七区蓄势待发,必将引领新常态,开创新篇章。
展望“十三五”,二七区将着力打造“五区”。分别是承接产业、人口转移、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新型二七,全省“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示范区;吸引海内外人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集聚,郑州国际商都建设核心区;加快由服务业大区向服务业强区转变,高品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努力激发和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努力建设全市一流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领带动区;现代田园城市风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绿色低碳田园生态宜居新城区。
“十三五”时期,二七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具体目标:综合实力实现晋位升级,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高端商贸、现代食品制造和生态文化三大主导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基本实现全域城镇化。
城区承载力明显增强。供排水、供热、供气、通信等管网不断完善;城乡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宜居水平明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城区形象和品位有较大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到2020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6745元,年均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575元,年均增长9%;五年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城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明显提高,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到2020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全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消减量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