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河南要闻 注册登录

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王守国:文艺评论要发出真正的声音

2016-01-01 11:02:54来源:中原网--郑州晚报
字号  

     “办过杂志,办过报,现在做出版,自己也做文学研究,所有的工作经历都与文化相关。”媒体人、出版人、评论家这些身份集中在王守国身上并不矛盾,而当选为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他最大的感触就是“任务重大,使命光荣,困难很多,前景光明”。

    古典文学为他打开新视野

    1961年出生的王守国老家在鹿邑,6岁上小学,在那个特殊时期的农村,根本就没有什么书可以读。

    如果说读书是一种爱好,而真正为他打开灿烂文化世界之门的,却是在高中时,他的老师给了他一本《唐诗三百首》,这本书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他色彩斑斓的文学梦想,也为他以后研究古典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兴趣基础。

    1977年,王守国参加高考,报考的是开封师范学院(即现在的河南大学)。当时,正好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考试激烈程度不言而喻。王守国考上了,但成绩却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我语文很好,满分100分,我考了99分。”王守国笑着说,可是数学只考了9分。

    “我的知识是‘先天不足’的。”王守国表示,因为知道差,所以上大学以后,才更要恶补。怎么个恶补法?没有捷径,王守国用的也是最普通的办法:多读多背——大学期间,除了完成正常的学业外,他还背了5000个英语单词,并将中国历代诗词选中的3000首古典诗词与散文全部背会,还能基本复述下中国哲学史、中国简史等。大学毕业后,他的借书卡上有400本古今中外名著的借阅记录。

    文艺评论家要耐得住清贫和寂寞

    王守国先后担任河南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跨世纪杂志社社长、大河报总编辑、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副总裁、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不管在哪个单位,其核心却都与文化相关。

    对于目前的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王守国用“三无”的玩笑来形容,即无机构、无人员、无经费,是真正的民间组织。

    尽管如此,文艺评论的功能却不可小觑。去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就提到“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

    在他看来,之所以这么重视文艺评论,一方面是重要,另一方面是欠缺。

    “文艺评论家的作用是与作家一起梳理作品创作风格、探讨成败优劣,而非作家成为大家后再研究。”王守国表示,真正的文艺评论作品是要倡导一种正气,而它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作品,这个文章要比作家的更有穿透力,对文艺创作可以起到引导作用。

    但就目前的文艺评论队伍而言,王守国却表示“不容乐观”。“一个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文艺评论家,除了学养、定力外,要能耐得住清贫和寂寞。”王守国直言,文艺评论质量是第一位的,不能用短平快来要求。不能超越别人作品的评论,就相当于不能给人以引领,这就是垃圾。“板凳要坐十年冷,必须要下苦功夫。”

    王守国还提出,只有领导、组织部门或政府机关给予相应的政策和工作条件,文艺评论家才能从容研究,才能出精品。

    聚焦“三重一大”搞好“三联三扶”

    当选为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王守国也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我们这一届主席团聚焦的主题是‘三重一大’。”王守国说,所谓“三重”是指对重要文艺现象、文艺家和重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