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要闻 注册登录

中国美妆:蓄势待发,烎战未来

2015-12-18 14:31:01来源:中原网--郑州日报
字号  

    2015年12月12日下午2-6点,不仅有众多品牌掌舵人热情来袭,还有代理商和零售商也闻风而至,共325位与会嘉宾同赴在广州鸣泉居火爆召开的“2016年度《中国美妆》媒体推介会”。即使是现场座位不够,也阻挡不住大家的热情。在这里,不仅一起洞悉行业趋势与未来,还共谋如何驱散“寒冬”阴霾。

    先“乱”后“治” 预告品类新热潮

    《中国美妆》杂志及新媒体出品人、中国美妆(郑州)交易会总策划、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化妆洗涤用品分会秘书长阿桂(桂绍元)首先致辞。他介绍,《中国美妆》已经构建完成纸媒(《中国美妆》及随刊《美妆微商》)、展会、新媒体(手机报、网页、妆主会APP)三大业务板块,并且各个板块的团队建设已初步成形,逐步适应传统媒体互联网化。展会方面,2016年7月7-9日郑州展,继续努力发展为中国日化第三大展,2017年有计划北京发展,进一步集聚资源,考验整合能力。

    《中国美妆》出品人桂绍元

    他表示,“未来纸媒将转变为精英读物,内容更精致,图片更精美,观点更精准,核心是产品即内容。虽然新媒体狂飙猛进,但是网络不能完全取代纸媒,如同电商不能完全取代实体门店一样。媒体的作用,是高速公路的作用,提高体验速度,降低沟通成本;而新媒体的互联传播,将会逐步向大众群体渗透。”

    阿桂将一个“乱”字概括为2015中国美妆行业年度关键词。比如2015年先有问题面膜曝光事件,后有微商断崖式下滑;而在行业展会方面,广州美博会2016年将挺进上海,两雄正面交锋……在他看来,行业也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乱之后大治”。在品牌制定年度规划的重要时机,阿桂认为,接下来,品牌需要借助平台的力量,实现品牌集中、渠道集中、人才集中;其次做好产品、降低倍率、加强营销等;优化产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和销售渠道等也必可不少。不过,所有核心点在产品、动销及思考。

    针对市场现状,阿桂将2016年关键词总结为重建与消费者的链接。而基于对行业的洞察,阿桂预测,彩妆及周边产品、高端洗护(含身体护理)、功效特色护肤品(包括面膜)、进口品(有一定知名度,手续齐全)、多渠道、跨渠道商品等品类将受热捧,大有可为。

    洞悉行业变化 “烎”战零售未来

    2015年被称为进入“零售寒冬”,大家感到迷茫与恐慌。而《中国美妆》身怀驱散行业阴霾的使命,指引大家“烎”战零售未来。《中国美妆》总经理陈贤群在现场解读《2015中国化妆品店年度报告》数据及年度规划,通过实实在在的数据与分析,让大家更真实了解本土化妆品店的生存现状,看到事实、看到趋势、看到未来。都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在行业来说,无论是面对强大的敌手,还是不理想的经济环境,都要毅然亮剑,为胜利而亮剑!迎接挑战、跳出“寒冬”。

    对此,陈贤群表示,《中国美妆》将在继续立足服务好化妆品店和代理商的同时,与时俱进,针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求重点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传统纸媒,将朝着精品化、时尚化、精致化发展,并针对重点品类推出精品专刊。在新媒体上,将在微信手机报的基础上,完善移动、PC官网,增加妆主会App,链接全方位传播资源,共享趣味、互动、即时资讯与更落地的品牌、品类、门店等实操方法,共推行业发展。

    《中国美妆》主编李平根也在会上与大家分享了媒体发展趋势及《中国美妆》未来的变革方向。他谈到,如今读者变用户,媒体生产内容的过程就是在孵化一个项目,内容项目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品牌商都可以积极参与进来。而且产业倒推内容,不拉动招商的广告都是耍流氓。对此,李平根谈到《中国美妆》变革两大核心:一则产品为王,二则内容为王,包括继续完善纸媒、展会和新媒体三大产品内容,精耕信息质量,生产出令人尖叫的内容同时,还要切中读者痛点,在前瞻性、影响力、实用性、趣味性上做进一步提升。

    “在这个急遽变化的时代里,对于媒体,我深切的感受是,产品为基,情感为翼,用户为王,体验至上,而连接则创造着一切可能。《中国美妆》就是连接整个行业的媒体。”

    《中国美妆》销售部总经理唐维均分享了《中国美妆》2016年度服务升级规划,有更多针对性的落地服务内容、更新颖的服务方式,服务好客户。

    多渠道融合渗透 掌控未来变局

    随着多渠道融合渗透,众多品牌也在纠结要不要玩全渠道运作,或者什么时候走全渠道路径。杭州Nala总经理余飘飘,在现场带来了网络化妆品零售的最新现状。她谈到,目前国内化妆品电子商务竞争参与主体较为多样性,而渠道份额的变化使得很多品牌都在寻找多渠道、多矩阵的发展方向。电商和线下渠道已经趋向融合,消费者社群化,新型网络化妆品品牌实现互联网弯道超车,正快速抢占传统化妆品市场份额,甚至网络前三十名品牌排序与传统渠道完全不同。品牌要重新思考如何重建消费链接,带给与会者众多思考。

    将商超渠道玩得风生水起的武汉至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樊波,在现场阐述了商超渠道的挑战和机遇,并分享商超渠道的现状分类及操作模式,为品牌商操作商超渠道提供了思路。他介绍,目前商超代理商主要操作模式可以概括为:物流商(国际KA,运营一线品牌为主,品牌成就代理商)、运营商(国内KA,运营二三线品牌为主,代理商成就品牌)、包场商(三四线品牌为主,垄断终端品牌区)。品牌想要做商超并且做好商超,首先必须老老实实保证质量,并且根据产品的属性,将性价比提高。此外,培训和活动要做好。

    “对品牌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渠道很重要。比如决定做之前,要摸清行情,考虑好做全国性的还是区域性的,是否有足够的费用,所属品类的教育成本、价格体系是否适合商超等。做商超,一定是有出路的。做的好的都赚钱。”樊波从1993年开始做商超,今年大部分人都在下降时,他公司今年增长27%,利润增长了70%。

    洞悉大连锁采购需求 品牌落地更精准

    娇兰佳人全国采购总监胡惠红、洛阳色彩副总经理李高峰分享大中型连锁店的采购需求和原则。胡惠红介绍,娇兰佳人将秉承开放的态度引进品牌,与国内更多知名品牌合作。由于娇兰佳人门店体量大,所以会根据不同的商圈、不同的区域与不同的品牌展开多样化类型的合作,并通过专供产品解决经销商与渠道商的冲突。胡惠红介绍,2016年将加大洗护和小品类的引进。对新品牌和新品类,娇兰佳人会有试销过程,还将会对品牌方开放品牌零售数据。对于娇兰佳人自有品牌,门店在扶持和倾斜自有品牌一到两年后,会和其他品牌在门店享受同等的待遇、同等的机会。

    作为中原名店的色彩化妆品,近几年也是发展迅猛,并开创了多种全新的与品牌合作的方式,如首创的色彩魅力女人节成为了行业活动标杆,引燃了多个品牌在全国火爆的导火线等。李高峰谈到,色彩引进品牌的三个原则是共识、共事、共赢,如伊贝诗、兰瑟等都是色彩合作非常愉快的品牌。此外,品牌还得满足五个基本条件:自有生产工厂、产品品质好、高性价比(低折扣)、市场控制好、运作团队好等。

    此次会议,《中国美妆》微信直播系统正式启用;会场签到第一次启用电子签到系统,同时此次会议也奠定了《中国美妆》2016年全年发展基调。

编辑:闫志阳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