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要闻 注册登录

郑州大爱之城:寻找“王宽家”爱心同行者

2015-10-22 08:47:18来源:中原网--郑州日报
字号  

“尽自己所能,像蒲公英的种子,去传递爱和善良”

寻找“王宽家”爱心同行者的行动中,记者采访到了张春丽。

她忘不了那一年,有幸遇到了“王宽家”。那是2005年,她因重病住进了郑大一附院,因为没钱动手术,丈夫楚新矿有一天晚上躲在病房楼道里哭,被同在一个病区的王淑荣发现了。

“妻子的手术费需要8万多块钱,家里哪有这么多钱啊,只能放弃治疗。”这个汉子说起家里的情况泪流满面。

王淑荣也忍不住陪着他流下了眼泪,虽同在病中,但王老师当时便决定帮助这家人。

第二天,王淑荣就提前出院了,“我们经济也不宽裕,只能通过义演来募捐,能帮助他们一点是一点。”

王宽、王淑荣开始带着孩子们在紫荆山义演三天,“没有义演过的人大概不了解那个难,有时候孩子们唱了一上午,才募集到200元钱,而且义演时不好找场地,经常被撵来撵去,很不容易。”最后,“王宽家”拿上义演所得,再加上自己的钱,给张春丽捐了1万多元。

手术成功了,病终于治好了,出院时,张春丽跑来找王淑荣:“您救了我的命,是我的再生父母,您就把我当成是您的女儿吧。”

2012年5月,因吃果冻造成窒息的三岁男童张一涵牵动了王宽夫妇的心。记者联系到张一涵的父亲张海超。

张海超至今仍对三年前“王宽家”的帮助感激不已。“当时王淑荣老师和她的外孙王海龙看到新闻后找到病房,跑了好几趟才找到我们,给我们说很多鼓励暖心的话打气。最令我感动的是,王海龙自己重病在身,却还热心地捐钱给我们,给孩子唱歌,这让我们觉得非常温暖。”张海超说,“‘王宽家’帮助别人,是真诚的、不图回报的,他们把自己与受助者放在平等的位置,这让人觉得舒服贴心,我祝福他们好人一生平安。”

记者在寻找行动中,听到了“王宽家”和刘东兴爱心同路的感人故事。2013年秋,王宽夫妇听说了“好人”刘东兴患重病的消息,夫妻俩带着孩子们就去了紫荆山公园,搭下戏台子,为刘东兴募捐义演,义演后他们将1.6万元钱送到了刘东兴手上,其中1万元是别人捐给王海龙的手术费,另外6000元是义演收入。虽然,刘东兴最后还是“走了”,但包括王宽在内的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却温暖了他生命最后的时光。

这次寻找,还有很多记者没能找到的人:“王宽家”曾为身患白血病、家庭贫困的小帅可募集1.2万多元;王海龙还曾经向一岁七个月的白血病患儿小俊哲捐款1000元;用唱歌的第一笔收入900元买了两副轮椅,送给两个街头偶然认识的渐冻症病友……

这些他们曾经倾力帮助的人,现在在哪儿,甚至他们是谁,“王宽家”都没有刻意去记过,因爱同行,以善结缘,他们,习惯了。这一路走来多少爱,如王宽所愿“这个社会上,我们都应该尽自己所能,像蒲公英的种子,去传递爱和善良”。

编辑:赵静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