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要闻 注册登录

退休豫剧名家17年收养6孤儿 为抚养孩子不惜茶楼卖艺

2015-09-30 07:40:49来源:中原网--郑州晚报
字号  

6

14年前本报率先报道,王宽夫妇说会永远珍藏报纸

一个人做一次好事不难,难的是日复一日地坚持。

整整17年过去了,王宽夫妇收养的6个孤儿,5个已经长大成人,留在家乡的“渐冻人”孤儿也被好好供养,直到18岁辞世。

老大海波已经结婚成家,文娜和仪欣都读了大学,文娜刚刚订婚,仪欣今年6月大学毕业,文胜和前良也都读了中专,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5个孩子还有当年爷爷奶奶教会的一技之长——各自会一样乐器。

虽然孩子们都逐渐搬离了老两口的家,独立生活,但是家中仍然保留着男孩和女孩们的大通铺。“他们随时可以回来,这个家永远欢迎孩子们。”

14年前《郑州晚报》的整版报道,王宽夫妇也依然珍藏着,“这篇报道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

夫妻俩和6个孤儿的故事被晚报率先报道后,状况得到了改善,王宽在茶楼的“点唱率”也高了起来,有很多看过报道的茶客点王宽的戏,“还有人直接拿500块钱给他,说王老师你唱不唱都可以,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王宽说,这篇报道刊发后,他得到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胆子更大,更有力气了”。

而更让两位老人难忘的是,当年南阳路一小的张校长,也是看过晚报的报道,见到两位老人登门求助,才拍板免除借读费,全部接收几个孩子就读的。“这篇报道,我们会永远珍藏着。”

7

二老言传身教,全家乐善好施

采访王宽夫妇,绕不开近年来本报多次报道的自强不息的“渐冻人”王海龙。

这位乐观向上、积极与命运抗争的青年是老两口的外孙,他曾经被医生判定活不过20岁,但是今年已经26岁。颇具音乐才华的他,曾参加过“中国梦想秀”,他深情的演唱、为姥姥姥爷“金婚”圆梦的真挚情怀,感动了所有观众。

在郑州市,王宽一家是出了名的爱心家庭,逢年过节,二老率领家里几个孩子到儿童福利院、老年公寓慰问是常年坚持的事。汶川地震、雅安地震,对好人刘东兴、西瓜哥的救助中,总也少不了他们一家人的身影,他们帮助了一个又一个,一家又一家。

就连王淑荣生病住院的时候,也不忘记帮助别人,“我做手术住院时,遇到一个病友,37岁,姓张,她因为心脏病严重,家里没钱,要放弃治疗回家去”。

王淑荣决定资助这一家人,一出院就张罗着全家人到街头义演筹钱,“那次义演连着三天都下雨,最后我们给她筹了1万多块钱送去”。

张某最终接受了手术治疗获救,她还认王淑荣当干妈,经常来往走动。

对于王宽一家人来说,做好事似乎已经融进了他们的血液,成为一种本能。

王海龙参加“中国梦想秀”之后,在一家咖啡厅找到了驻唱歌手的工作,第二个月挣到了900块钱,他告诉姥姥说,要用这个钱买两辆轮椅,送给两个在街上卖唱的病友。

而王海龙参加“中国梦想秀”的25万奖金,则全部资助了西安一位需要做肾移植手术的病人。

海龙说,正是因为自己身患疾病,才更能体谅需要帮助的人,“我帮助别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是多年来姥姥姥爷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结果。”

编辑:赵静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