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要闻 注册登录

郑东新区建设的思考与展望之三:特色规划的特殊魅力

2015-09-23 15:54:56来源:中原网
字号  

    核心提示:有位哲人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一个区域的发展,也是这样。

    天行健,人自“强”。岁月倏忽间,郑州的郑东新区走过了“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建新区”的关键三步,今年又走过了“十五年”这个意义非凡的关键一步。

    十五年,于一个人,从婴幼儿到“强”壮少年;

    十五年,于一个区域,发展与变化沧海桑田、天翻地覆。

    从浩浩大泽到高楼林立,从三五店铺到巨头扎堆,从区区千人到人口过百万,十五年的拓荒和建设、探索和实践,郑东新区终从蕞尔小村变身现代大都会,变身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样本。

    十多年前,时任河南省省长、省委书记,现任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高瞻远瞩,决策拍板规划、建设郑东新区,为郑州、为河南的发展拓展新的空间、平添新的动力、树立新的标杆。自此,奋发图“强”的郑东新区,开始发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时代“强”音,开始展现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样本力量。

    此后的十多年间,无论是到外省工作还是出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一直牵挂着郑东新区的发展。

    可以说,郑东新区的崛起与成长,蕴藏着大国总理运筹帷幄的发展情怀,蕴藏着中原儿女的奋斗自强,蕴藏着区域勃兴的内生动力。

    五年,十年,十五年……中国素有逢五逢十庆典的传统。一个区域白手起家、嬗变发展的十年、十五年,更值得品读与回望、思考与展望!

    2011年,郑东新区十年。当年6月27日起,作为省会主流媒体的郑州报业集团及旗下的《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中原手机报》等媒体,重磅推出了“郑东新区建设的思考与展望”系列报道,刊发版面数十个,前后历时近一月,十篇报道浓墨重彩,发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郑州声音,“求解”、“求效”、“求证”、“求实”、“求新”、“求升”、“求转”、“求真”、“求高”、“求重”的“十求”评论与深度报道同时出版发行《领舞中原看东区——郑东新区建设的思考与展望》图书上、下两册全景式寻访、记录了郑东新区决策与探索、建设与发展的艰辛与嬗变、成长与壮大。

    2015年,郑东新区十五年,我们再次穿越厚重的时光隧道,透过当年已经泛黄的新闻纸,再次梳理、回顾郑东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为您集纳当年系列报道的版面,用新闻的名义以飨读者,以时间的重量褒奖十五年来郑东新区建设的决策者、参与者,激励现在和未来的建设者、助推者……

     【评论】

    东区实践·求证觅规律

    本报评论员

    有人称赞说:郑东新区赢在了起跑线上。

    所谓的起跑线,就是规划设计。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规划设计是龙头,是基石,是法制。郑东新区的开发建设是充分尊重规划设计、严格执行规划设计的典范之作。国际化、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成就了今天如诗如画、独具魅力的郑东新区。

    郑州,曾作为商汤的开国都城而光耀史册。3600年的云卷云舒,暗淡了久远的繁华与喧嚣,这座中国最早的大城市,只留下一截蜿蜒的土城墙,低诉着昔日的辉煌。

    一个城市的发展,紧要处就那几步。

    郑东新区的特殊魅力,在于它遵循和深刻把握了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律,站位高远,科学决策,特色鲜明。把世界先进的城市理念植入中原沃土,从传统的“摊大饼”到新颖的“组团式”,从“千城一面”到生态城市、共生城市、低碳城市、环形城市、新陈代谢城市……使郑州实现了从城市向大都市的质变,在这轮以中心城市为主角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郑州,这颗中原明珠再次焕发出熠熠华彩。

编辑:赵静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