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河南要闻 注册登录

河南高校要添7个新面孔 看看更名背后隐藏哪些问题?

2015-09-14 07:25:12来源:中原网-郑州晚报
字号  

更名能带来哪些“红利”?

我国当前对高校的评价,主要是行政评价,把大学、学院、学校分为不同层次。通常,如果学院更名为大学,可以获得地方政府更多的投入,这对高校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根据我国政策,学院和大学的区别在规模、学科设置、专任教师等各个方面均有体现,大学高学院一个档次。从某种意义上讲,学院更名大学,相当于“升格”,意味着教育部以及社会各界对其办学水平的认可,学校在其学科、专业设置、师资聘用中,也将拥有更大空间。从这方面看来,更名对高校带来的积极影响也不容小觑。

譬如,2010年,河南财经学院与河南省政法干部学院合并,升格更名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当年即有部分专业纳入本科一批招生层次,二本招生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也开始逐年提高,大幅攀升,优势专业在河南高校中的录取分数仅次于甚至赶超郑大、河大。

专科学校合并升格本科更名后,其招生优势更显而易见。

另外,社会上还存在“以名识校”现象,从学院更名大学,即便是办学质量没有提高,招生时的录取分数也会提高十几分。

更名背后隐藏哪些问题?

事实上,在追逐更名的过程中,不少高校为达到更名条件,增设学科、专业。这也导致不少问题的出现,譬如办学者往往忽视增设的学科、专业是否符合本校的定位,能否办出高质量等。

“学校规模变大,原来的办学特色却丢失了。”熊丙奇表示,高校办学应该注重内涵发展,需要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和评价制度,消除对高等学校的等级化、身份化管理,对高校办学进行专业评价,形成各类型、各层次高校都能办出一流水平的办学环境。教育者和社会在评价高校时,也不能只看其名,而要分析其办学质量、特色。如此,学校才能安于定位,不乱改名。

高校更名也会给考生和家长带来不少困扰。以此次更名公示为例,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和河南教育学院,拟合并更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更名成功后,很容易被简称为河南财院,与之前的河南财经学院混淆。

高校更名,大学校长怎么看?

对于高校更名,华中师范学院的最后一任院长、华中师范大学的第一任校长章开沅曾专门撰文表达自己的看法:“我对于改名的问题,本不太积极。华中师范学院这块牌子已经打出去了,改成华中师范大学,别人反倒不知道了,所以,接手校长之后,并未急于推进。”

章开沅说,华师改名比较晚,是迫于形势。在他看来,叫“学院”未必表示水平低,像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传承几百年,闻名遐迩。然而,在教育部门编制的高校名录上,华师排位很靠后,哈尔滨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都排在华师之前。在现实面前,章开沅在文中称:“这种排名本极无聊,但却有实在的影响,不利于我们的招生。”

编辑:赵静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