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祝颐
云南省纪委近日对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所报道的胡女士为将户口从昆明迁至成都,花了8个月时间办理婚育证明的问题处理情况进行了通报。通报称,相关单位在事件处理过程中存在严重不作为、人为设置条件、服务意识不强、敷衍漠视群众、推诿扯皮问题。目前,多名涉事工作人员、相关领导已被处理、问责。(7月12日《京华时报》)
在信息化的时代,公民基本信息早已联网,公民结婚、离婚必须到民政部门登记,公民是否未婚,民政部门应该掌握,公安机关也应该知晓。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为了一纸未婚证明,胡女士来来回回从成都到昆明至少跑了4趟(还不算电话联系与朋友帮忙跑腿)。结果胡女士陷入一个怪圈:能给她开证明的单位需要另一家单位的证明,另一家单位又需要上一家单位的证明,关键在于每一个部门都说,“我知道你未婚,可是我不能开”。明知人家是未婚,就是拒开证明。多家单位推诿扯皮,这不是故意刁难群众,变相吃拿卡要吗?
与此前的“六次返乡办护照”、“往返11次办理营业执照”一样,焦点访谈曝光以后,云南省纪委对此介入查处,相关责任人被问责,胡女士的问题得以解决。但是其中折射出的公务员职业伦理值得深思。
虽说中央要求简政放权,地方也在减少审批项目以利改善投资环境,方便普通民众,一些地方还掀起了治庸问责风暴,但是在现实公务服务生态中,“脸难看,事难办”,作风不良、效率低下,刁难企业与办事群众的职能部门与公务员并不少见。基于公务人员掌握着公权力,群众往往敢怒不敢言。
此前曝光的湖南民营小企业湘涟公司《请客送礼日记》也是典型的一例。湘涟公司被迫向公务人员请客送礼,在纪委介入查处后,不仅大部分涉案人员未受处理,举报人公司经营步履维艰,处处遭遇打击、报复。还有干部宣称:“现在的社会环境就是这样,送礼无法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