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写信说不尽感谢再发微信
中原网讯(记者 鲁燕 文/图)“你们是我这一生遇到最好的贵人”“爱上郑州这座城,仅仅因为这里有一群可爱的人”“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河南人的淳朴和善良”……翻看天南海北的旅客为老年雷锋团寄来的一封封热情洋溢的来信,现任火车站老年雷锋团团长姚淑英激动不已,她说,262封感谢信是对他们老年雷锋团最大的褒奖,也是他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第一封感谢信
中化十一化建公司驻郑办事处:
谢谢你们帮我们石油职工顺利登车
1992年9月,郑州火车站“老年雷锋团”成立,第二年的3月份,他们收到来自中化十一化建公司驻郑办事处写来的感谢信。
这也是老年雷锋团收到的第一封感谢信。
信中写道:“我单位承担新疆、大庆‘八五’石油工程的重点项目,每年有数千人从郑州奔赴新疆、大庆参加石油会战……郑州火车站的老年义务服务队几次组织我们提前进站,并将我们护送到包乘车厢门前,使我们的石油职工能够顺利登车。”
“事后,我们多次与老年义务服务队负责人联系,希望支付其一定的报酬,但都被拒绝了,他们讲学雷锋为旅客服务不计报酬……我们的职工很感动,大家一致要求给贵站写信,向老年义务服务队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他们无私为旅客服务的雷锋精神学习,让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背后故事
提起22年前的这封感谢信,火车站老年雷锋团创始人83岁的左春秀依然记忆犹新。
她说,那是大冬天,几百名石油工人整装待发,却无法进入候车室候车,“我们义务服务队队员发现后,主动与带队领导联系,又协调火车站有关部门,安排石油工人提前进站上了车,以免他们在广场忍受寒冷之苦”。
最远的来信
台北老人毛启学:
你们是我这一生遇到的最好的贵人
“这次去贵地,承蒙亲切周到的照顾,并且分毫不受,让我节省了很多时间与金钱,并保障我的安全。这是我一生遇到的最好的贵人,千言万语也说不尽的感恩,让我永铭在心!” 这封感谢信,是台北的80多岁老人毛启学寄来的。
信的末尾,毛启学老人也向郑州的赵显达和姚淑英发出了邀请:“望两位有机会来台湾,让我做东,略尽绵薄之力以谢。”
■背后故事
2014年6月的一天,毛启学从郑州火车站下车,要去民政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当晚他想住个条件好又安全的酒店,但人生地不熟的,不知去哪儿找,便向“老年雷锋团”求助。值班的赵显达把他领到一家酒店,第二天中午又领着这位台湾老人到民政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最后又送他到了汽车北站。
此后,这位台湾老人又先后两次来郑州,每次都不忘看望赵显达和“老年雷锋团”其他成员,赵显达还为毛启学介绍了治疗老年病的老中医,两人现在也成了朋友。
最长的来信
新疆大学生刘帅:
爱上一座城,因为这里有一群可爱的人
“敬爱的李林忠、赵显达大爷:你们好!时间过得真快,转眼过去大半年时间了,可能你们都已经把我忘记了吧!毕竟你们帮助过许多像我一样的路人!”这封2000多字的信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李林忠的感激,还回忆了李林忠带他去二七塔、文庙、古城墙游玩的点滴经过。
信最后这样说:“我已经深深地喜欢上这个地方。不为别的,有时候爱上一座城,也可以仅仅因为一群可爱的人。”
■背后故事
2014年3月中旬的一天,新疆大学生刘帅来到“红房子”求助,他带着行李买票不方便,希望寄存一下行李。
值班的李林忠和赵显达答应了。
买完票后,刘帅回来问李林忠:“郑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我也快下班了,我带你看看我们郑州的名胜古迹!”李林忠领着刘帅出发了。
二七塔下,李林忠给刘帅讲解了二七塔和二七大罢工的光荣历史;又陪他登上商代遗址古老的城墙;傍晚,李林忠又请他吃了中原名吃羊肉烩面。
最近的来信
开封敬玉萍:
发微信“我要以他们为榜样”
开封市的敬玉萍5月28日寄来一封信,信中说:“我在微信朋友圈发表了心情:我要以你们为榜样,我要像陈凤仙大姐说的那样,‘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背后故事
昨天晚上6点15分,敬玉萍告诉记者,那天她来郑州参加侄子的婚礼,在火车站东广场下车,“家人告诉我去火车站西广场等,我不知道怎么去,最后求助到陈凤仙她们。”陈凤仙送她去了火车站西广场。
“在她们眼里是个小事,但在我看来却是个大事。”敬玉萍说,“我要和她们一样,做一辈子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