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新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注册登录

文明河南 暖暖端午:记忆端午 传承文化

2015-06-19 08:32:08来源:中原网--郑州日报
字号  

中原网讯(记者 左丽慧 秦 华 文 丁友明 图)2009年9月30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端午节入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十分特别的节日。那么端午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又蕴藏着什么样的文化内涵?本报记者连日来进行了相关采访。

端午渊源长

端午节历时久远、代代传承,它是怎么来的?中国民协顾问、河南省民协主席、著名民俗专家夏挽群表示,说起端午节的起源,首先要搞清楚“端午”二字的含义,“‘端午’指农历五月初五,这个‘端’和‘初’是同义,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在历史上端午节还有很多其他叫法,比如端阳节、夏节等。”夏挽群介绍,在夏商周三代,就已经有端午节的雏形了,关于它的由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第一个是起源于五月初五恶月恶日的说法。“五月是一个凶月,五日是一个凶日,五月五日两凶相逢,就会造成五毒侵人的伤害,所以传统的端午节里有很多驱毒避邪的习俗,比如说喝雄黄酒,大家熟知的经典传奇故事,就是《白蛇传》里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出原形吓死了许仙,另外还有插艾叶、用香料的叶子泡水沐浴等习俗,都是驱毒避瘟的意思。”夏挽群说。

第二个说法最为流行,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以纪念屈原作为端午节的重要内容在汉末以后已经定型了,而且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这就赋予了端午节一个重大的文化含义。”夏挽群说,屈原是战国时代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著有《离骚》《天问》《九歌》等传世佳作,这些作品以崇高的理想、高洁的人格、赤诚的想象表达了旧贵族式的不懈斗争,抒发了热爱祖国、同情人民、向往光明、憎恨黑暗的情感,题材宏伟,辞章瑰丽,并且屈原创造的楚辞这个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为后世输送了无穷营养。

过节习俗多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如插艾叶、吃粽子、饮雄黄酒、戴荷包、划龙舟等。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还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记者从郑州市非遗保护中心获悉,除了划龙舟、吃粽子等常见的习俗,郑州地区还有一些独特的端午习俗。

“郑州人过端午,吃是一大特色。”郑州民俗专家赵富海介绍,如包粽子、炸麻叶、炸馓子等,此外还有插艾叶、插菖蒲、送荷包、捉蛤蟆、绣蟾蜍,“艾叶和菖蒲插在门上都是祛病驱魔的寓意。”

赵富海说,过去郑州人在端午时要起早,到河边抓蛤蟆,刺取其沫,入药治病。赵富海告诉记者,《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的传说。”

赵富海介绍,在送荷包这一习俗中,古代文献记载一种“端午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到辟虫的雄黄粉,再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戴的多是飞禽走兽类形状的,如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两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

赵富海认为,民俗文化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前进,有点传统习俗会逐渐消失,而新的内容也会补充进来:“无论如何变化,习俗都是当地、当时社会的一种反映。”

内涵更重要

“屈原留给后世的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他一生正道直行,楚国亡于秦的时候,他忧愤不已,五月初五投汨罗江,以死明志,他留下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诗句,还有他的爱国忧民、行廉志洁的人品、矢志不渝的操守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崇尚的侠义刚烈,带给人巨大的感染,为后人树起了楷模,感召了一代又一代的士道人心。正因为这样,在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公布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实至名归。”夏挽群说。

夏挽群认为,以纪念屈原作为端午节的核心为这个节日赋予了重大的意义,人们世世代代纪念屈原,人伤其死,百舟竞渡、投米粽入江,用五色丝线来绑住粽子,实际上寄托着绑住蛟龙、保护屈原遗体的美好愿望,“屈原文化成为端午节的源头,而端午节又成为传播屈原精神的载体,这实现了文人文化和世俗文化的完美融合。”

令夏挽群担忧的是,尽管我们今天仍然过端午节,但是在现代化的社会,大多数人只知道端午节吃粽子,把一个意涵丰富的端午节庸俗化为粽子节,尤其是在中国的北方,人们早已经把农耕时代的端午节的习俗都丢失了,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其实中国的节日往往是内涵丰富、包容巨大的,它涉及天文、历法、节令、人文、道德,甚至思想、价值观等,在农耕时代往往是民族信仰、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的一个特殊载体,承担着传承文化、匡正风气等功能。我认为,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节日,重拾传统文化,使节日更富于文化和精神内涵,这是我们当前应该思考的问题。”

编辑:禹亚楠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