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新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注册登录

独家责任:我们多想救出更多活着的人!

2015-06-09 07:44:47来源:中原网--郑州晚报
字号  

图中右一黑衣托举人即为谢启峰

    这是参与过的7次水下救援中最难的一次

长江沉船事件发生后,海军工程大学受令派出潜水分队赴监利大马洲长江水段救援。

谢启峰担负的任务是为吊起、扶正沉船探摸穿钢缆的位置。这项任务越快完成越利于救援。

首次下水后,谢启峰坦言“不是很理想”。短暂休息后,他又潜入水中,在浑浊的江水中艰难搜索着。就这样一次次上来,又一次次钻进水里,即便水下能见度为零,他和战友们都没放弃希望。

凌晨时分,刚从水里出来的谢启峰站在船板上,被江风一吹,冻得浑身发抖。

听到队员喊“再来几个人”后,他又整理护具跳入了江水中。

谢启峰在接受郑州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至少参与了7次水下救援,这是最难的一次。一是水下能见度很低,伸手不见五指,这是最大的障碍,在水下完全是探摸。二是水下气温越来越低,流速也比较大。三是船体大部分门窗都是关闭的,需要破开才能进入,下水后他一共撬开了6个门窗。

救援4天就给母亲打过一个电话

今年33岁的谢启峰,驻马店上蔡县人,四级军士长,2000年12月入伍,2003年6月入党,现在海军工程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潜水分队服役。

谢启峰可谓出生在海军世家。父亲谢红彦上世纪70年代在青岛舰艇上当海军,谢启峰的大哥也是一名海军,前年刚转业。

郑州晚报记者4日来到他的老家。聂凤琴和她老伴谢红彦正在看央视新闻,通过电视关注着长江沉船事件救援现场的一举一动。

“他去水下救援没跟我们说过。”聂凤琴说,2日晚看新闻联播时,看到儿子也参与救援,画面上显示他下江,还有协助战友解救65岁大妈朱红美等情节。

当晚聂凤琴两三次拿起电话想给谢启峰打个电话,拿起后又放下,整夜脑海里都是电视画面里的情景。但身在海军世家,她知道部队的纪律,也清楚儿子正在前线忙碌,现在打电话容易分散救援精力。

第二天一早,她给儿媳打电话,证实谢启峰就在一线。吃午饭片刻,谢启峰给她打来电话,也没介绍现场情况,只是简单说了两句,称自己正在救援很忙,便匆匆挂断电话。

聂凤琴鼓励儿子好好去救人,别的事别想。挂断电话,她才意识到忘提醒儿子自己注意安全。

救援进入第四天,聂凤琴没再给儿子打过电话。老两口平常闲下来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盼着儿子出现在画面上,算是告一声“平安”。

编辑:赵静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