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关注中原网> 新闻中心 > 中原锐评 注册登录

记者卧底替考高考 有无走进考场的必要?

2015-06-08 08:16:09来源:中原网
字号  

  必须承认,记者卧底带来的一手报道,意义非凡。一张图、一段文,都是声讨的檄文、公开的检举。我们敬畏记者忘我的专业精神,深入虎穴,将替考的组织与利益链条淋漓尽致地大白于公众视野,把非法参与者送入警方视线。同时,一个现实疑问亟待厘清:卧底的记者,到底有没有必要深入考场,坐到答题的座位上?

  往好处想,卧底走进考场实为验证考试证件能否通过考场检测。不过,通过前期的查阅,记者已经在江西省考试院官网对“枪手”的“考生号”和“身份证”号后四位进行了验证,系统内发现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体检合格表。这显然已经为“枪手”身份“正规化”提供了有力佐证,再加上考试现场对身份证件的肉眼甄别,卧底进入考场恐非难事,验证证件真假一说站不住脚。退一步说,即使是为验证真伪,其他“枪手”一样能提供一个准确的答案。

  既非验证,难免令人生出疑惑,卧底非得实打实地坐在考场上,莫非为了新闻的“实战性”、报道的“连贯性”或是社会的“轰动性”?仔细阅读报道文字,最吸引眼球的或是这段文字:“包括南都记者在内的多名‘枪手’正在江西南昌一些高考点参加考试。” 6月7日发出的新闻,配合6月7日坐在考场内的答卷记者,一唱一喝,不轰动才怪。

  理性地看,记者卧底暗访能够获取更多的核心信息,采访也更深入、更接近真相。卧底进入高考替考组织,掀开替考的神秘面纱,有利于教育部门正视问题,便于警方管理打击,擦亮公众视野。但当卧底记者堂而皇之走进高考考场,似乎已经踩到了法律的边界线,不是无味的攻讦,一旦进入考场,“帮凶”、“替考”之名恐难洗清,走入考场显然不是迫切的必要。对卧底记者而言,不妨止步考场,否则陷入两难境地,于己不公,于法不忍。

  去年河南,今日江西,沦落的书生、攻陷的考场,这些不该成为高考篇章的凌乱插页,我们期待胜利的旗帜插上高考辉煌的山顶。不知道此时此刻,考场里的记者会不会如坐针毡,拿到高考试卷,答还是不答呢?

    相关:高考替考流程图

编辑:李一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