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火车站“老年雷锋团”获赞“最温暖”窗口

第6期 2015-06-04 07:02:50

火车站东广场的两个志愿服务站已成为外地人感受郑州的“最温暖”的窗口。

赵显达为咨询公交线路的外地旅客递上写着详细换乘方案的小纸条。

中原网讯(记者 鲁燕 实习生 李钟鸣/文  记者 马健/图)“我快乐,我喜欢,我愿意……”在郑州火车站广场南北两座“志愿者服务站”的亭子里活跃着这样一支“老年雷锋团”,他们中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也有57岁了。23年来,先后有160多位离退休老人参与其中,目前志愿者有近60人,其中85岁的龚长水、82岁的左春秀、78岁的赵显达等7位老人被郑州市认证为“五星志愿者”。

如今的“老年雷锋团”为旅客服务的内容也不断地多样起来:充电、送旅客上车、做指路字条,甚至帮旅客调解家庭纠纷,带旅客郑州旅游还吃烩面……

咨询内容五花八门,最多的是问路

充电、厕所在哪儿、换零钱……昨天早上,在火车站北侧的“志愿者服务站”窗口前,不时有旅客途经此处探头问询,问询最多的是公交线路。

“您好,我想去富士康怎么坐车?”一名乘客问询。

“你去大同路坐85路公交车到汽车新东站下,然后在新东站坐600路公交车到富士康下车。”78岁的志愿者赵显达又将“指路条”递给了这名乘客。“指路条”上写着,坐85路公交车是1块钱,坐600路车费是5块钱。85路公交车要是快的话,45分钟就能到新东站,慢的话至少要1个小时。

接下来,又有七八位旅客问询怎么坐公交,赵显达细心解答,哪儿堵车、多长时间能到,都说得清清楚楚。

“指路条”是用废旧信封和挂历纸做的,“万一几个人同时问路,我一时顾不过来,脑子反应慢,这个就用上了”。赵显达说,自去年8月份以来,他开出的小指路条有几千张了。

每逢开学,用这个“指路条”最多了。“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孙子、媳妇都过来帮忙,帮我裁纸。”赵显达说。

这么多线路,是怎么熟记于心的?

赵显达说,他不在站点服务的时候,走遍了车站周围的主要街道和公交港湾,抄写了所有公交线路及站牌,还准确掌握了步行到西出站地铁口和二七广场地铁口的时间。郑州东站高铁开行后,他又了解公交车从火车站到高铁站需要的时间和沿途经过的站点。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