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直-10严阵以待。 徐发广摄
■引子
铁翼飞旋的气流,冲击着树梢。一架武直-10悄然掠过,迅速锁定“猎物”,随即导弹出鞘,目标灰飞烟灭……
树梢之上,武直-10刮起的旋风,掠过实战化演兵场,让世界为之瞩目。国际权威军事期刊发表评论:“一夜之间,中国武装直升机的研制水平就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这是“一树之高”的超低空决战,这是一场旋翼下的革命。传承数千年的“大陆军”,其作战方式一直在时间与技术组成的坐标系中腾挪蜿蜒。放眼世界,在为陆军插上翅膀的热潮中,拥有“一树之高”优势、具备良好机动性打击性的武装直升机,成为近年来军事强国竞相发展的“宠儿”。
“树梢杀手”武直-10的横空出世,不仅让中国陆军有了飞起来的“翅膀”,还有了全副武装的“牙齿”。以此为标志,由辅助支援型向主战主用型加速转型的陆军航空兵,正成为陆军实现“机动作战,立体攻防”战略转型的关键新型作战力量。
4月中旬,本报记者探访武直-10的诞生腹地——总参陆航部某试飞大队。作为陆军飞起来的最前沿,这里完成了我国几乎所有军用直升机的试飞和首飞。这里的一幕幕场景、一个个变化,看似静水深流,实则惊心动魄——他们每人每天向前迈出的每一小步,都与陆航发展的进度息息相关,与陆军的加速转型紧密相连;他们的精彩与传奇,注定将成为陆军转型故事的一部分。
■观察视角一:速度
陆军飞起来的速度有多快?这里按下的“快门”,锁定的是陆军转型的“大景深”
暮春时节的赣北某机场,已有了夏天的味道。跑道上热浪袭人,直升机发动机的巨大轰鸣声震得耳朵嗡嗡作响。
从某新型直升机的座舱内钻出来,姚海忠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似乎很享受这里的空气、这里的味道、这里的声音。“当年,人民军队诞生在这片红土地上;今天,在这里,你能听到陆军振翅起飞的强烈脉动。”姚海忠的大嗓门里传递着一种兴奋。
姚海忠,总参陆航部某试飞大队大队长。作为15年前大队组建时首批抽调的试飞员之一,他庆幸自己赶上了陆航发展的井喷时代。
2000年,为了生产中国自己的专用武装直升机,总参决定组建试飞大队,一批全军优秀的陆航飞行精英汇聚到了一起。15年来,他们不仅放飞了一架接一架的武直-10,还承担了几乎所有国产军用直升机的出厂交付、科学试验和定型试飞任务。
这里,不仅是国防装备研发的一线,还是陆军飞起来的前哨。
陆军飞起来的速度有多快?这里按下的“快门”,锁定的是陆军转型的“大景深”,每一个镜头都不可替代——
试飞的机型越来越多,交付部队的速度越来越快。仅去年一年,姚海忠和战友们就完成了5个机型的首飞和调整试飞。至今,姚海忠仍震撼于这样一幕场景:一夜醒来,机场跑道上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即将交付部队的武直-10。“当年陆航只有那么几架进口武装直升机,到处长途机动跑龙套,如今这种景象一去不复返了!” 姚海忠由衷感叹。
循着演兵场上越来越多横空出世的国产直升机的身影,人们关注到我军编制序列中一个全新的词汇:“陆航旅”。这一力量结构的深刻变化,意味着陆军未来需要更多的直升机,意味着试飞大队的明天更加繁忙。
上高原、进高寒,试飞员转场的脚步越来越急迫。记者采访的时候,一拨刚从东北回来,一拨即将开拔高原,一拨仍在外场试飞。从空气稀薄的高原到风沙肆虐的大漠,从烈日炎炎的南国到极度严寒的塞北……大队试飞员的匆匆脚步,勾绘着国产直升机的航迹,拓展着陆军向“机动作战、立体攻防”战略转型的坐标。
首飞!改装!靶试!培训!密集而来的任务,让这里的每一名官兵超负荷运转着。“迫在眉睫!”大队政委陈风华的眼神里透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让陆军飞起来,是一场接力跑。咱们是第一棒,一刻也慢不得!”
■观察视角二:担当
转型的前方有多少未知?越是有风险越是敢拼命,横刀立马在这里是常态
这是全军首家列装武直-10的陆航旅的“周年战报”——
列装21天实现全军陆航“第一飞”,158天打出全军陆航“第一弹”,不到一年成建制打响联合作战演练“第一仗”……
战报传来,特级试飞员张雷热泪盈眶。这位飞过武直-10所有课目、飞出多项极限指标的金牌试飞员感慨万分:武直-10找到了好婆家、找到了好伯乐,一身功夫派上了用场!部队好样的,不是谁都敢于吃第一只螃蟹,也不是谁都敢于挑战未知的风险!
陆军转型是一个大链条,不是哪一个环节能独立完成的。但每一个环节的作为,都直接影响着整个链条的效能。
一个是首家试飞,一个是首家列装。同是转型急先锋,同样敢于填空白——原来,这热泪里充满了英雄相惜的味道!
时间倒回到2007年,一场险些使武直-10研制毁于一旦的罕见特情不期而至。试飞员张志强和张云磊按计划进行某项极限课目试飞时,机体突然剧烈抖动,驾驶杆操纵困难,各种警报灯全部亮起,直升机从1800米高度迅速下降。凭着精湛技术和过人胆识, 他们果断将直升机迫降在一片水稻田之中。
“再耽误几秒,直升机就会空中解体!”事后专家认定,这次迫降完好地保存了样机和试验数据,挽救了武直-10这个型号,创造了世界航空科研试飞的奇迹!
空中发动机停车、发动机起火、尾桨失效、水平尾翼折断……这些足以导致机毁人亡的重大特情,听试飞大队试飞员们讲述出来,没有过多渲染,甚至有些平淡无奇。
“为了实现部队已知,我们努力探索和验证未知。”写在试飞大队墙上的这句话,映照着试飞员们敢于横刀立马的常态——
测试过武直-10所有武器系统、次次首发命中的特级试飞员袁罗庚,冷静处置火控系统故障,冒着随时炸弹的危险,成功带弹着陆;一级试飞员、副大队长王道明,成功驾驶国产单发直升机首次实现海拔5300米高原着陆,创造了着陆海拔最高纪录;一级试飞员孙六行,冒着滑油压力告警不断,旋翼随时可能失效的风险,创造了国产最大型直升机最长留空时间、最高升限等纪录……
一次次勇敢试错,一次次越过“死亡陷阱”。这些从禁区拿回的宝贵数据,不仅填补了国产武装直升机研发的多项空白,更为后续的列装部队趟平了道路。
■观察视角三:观念
观念的重塑有多难?转型是个“大棋盘”,人的转型是最关键的“一步棋”
谁能想到,一位能飞9种机型的陆航部队特级飞行员,第一次登武直-10,竟然连舱门都打不开!
这样的尴尬,不独属于一个人。武直-10甫一列装,便在不少部队引发观念的冲击波。眼前的新战机从头到脚都是新的,连头盔都是高度集成的新式战斗头盔,一时让许多习惯了老式战机的飞行员们都不太适应。
一代新战机呼唤一代全新观念的飞行员!
一个个来自部队的消息,让试飞大队“一班人”强烈意识到:新观念并不能和新装备一起列装配发。他们积极建议并主动承办了“全军陆航部队武直-10型机技术骨干培训”“全军陆航部队特情处置课目飞行骨干集训”等班次。
2014年5月上旬,晴空下的赣北某机场,惊险的“生死时速”轮番上演。来自陆航学院和各大军区陆航旅、团的数十名飞行员,驾驶武直-10等直升机飞行数百架次,竞相挑战单发滑跑着陆、停车自转着陆和尾桨故障着陆等高难特情课目。
这些越来越密集的培训班,不仅把越来越多的武直-10突击手输送到部队,还牵引着新一代武装直升机飞行员观念的升级和转型。
转型是个“大棋盘”,人的转型是最关键的“一步棋”。翻阅培训班教员的简介,记者发现,这里的很多试飞员都有另一个身份:发动机、航电、电传飞控、旋翼传动、人机功效等系统的科研攻关小组成员。
这些身份,是他们由单一型试飞员向科研型、专家型试飞员转型的痕迹。“试飞员的肩上,扛的不仅是科研人员的心血,还有军事斗争准备的时间。”大队政委陈风华说:试飞一款新战机,不仅需要勇敢的心脏,更需要科学的头脑。
科学的头脑,让风险降到最低——10多年来,面对“每天都是新的”试飞任务,他们先后试飞数百架次高等级风险课目,成功处置63起重大险情,为国家避免了数十亿元财产损失。
科学的头脑,将发言权争取到最大——结合试飞实践,他们先后向直升机设计部门和生产厂家提出可行性建议上千条,有力推动了新型直升机的研发进度,提升了装备的技战术性能。武直-10总设计师吴希明由衷感叹:“在武直-10的研制中,试飞大队的贡献太大了!”
科学的头脑,让他们保持清醒——在试飞大队的年度计划上,赫然映入眼帘的是:多项实战化课目飞行训练!科研试飞任务如此繁重,为何还要安排实战化飞行训练?答案,或许在每个试飞员经常脱口而出的那句追问里:军用直升机是用来打仗的,不懂实战,如何试飞出能打仗的直升机?
■尾声
“站在树梢上,你能看多远?”采访的时候,一级试飞员孙丛民这样问记者。
不等记者回答,这位试飞员给出自己的答案:在“一树之高”的超低空飞行,看到的是世界陆军竞相起飞的激烈角逐,看到的是陆军转型的战略方向!
数据为证:不到50万人的美陆军拥有各型直升机5000余架,30余万人的俄陆军拥有各型直升机3700余架!近年来,各军事强国纷纷勾画出直升机高速化、无人化、隐身化、智能化蓝图,必将推动陆战场的进一步演变……
形势逼人——新装备研发时不我待,新装备形成战斗力时不我待!
两个“时不我待”,写在试飞员们不约而同的梦想里:多飞一个新型号,让武直-10再多几个兄弟姐妹。
地平线远在天边,起跑线就在脚下。其实,只要稍加留意近两年的演兵场,便会发现,武直-10的身影并不孤单——
从低空突防到情报侦察,从火力突击到空中护航,从空中机降到协同攻击……与武直-10密切协同的,不仅有树梢之上的陆鹰全家族,还有树梢之下的装甲兵、炮兵、防空兵等多兵种兄弟。
在陆军作战体系这个大家族中,一些新面孔尤为引人注目。特战分队、电子对抗等多种新型作战力量纷纷亮相,并渐成演兵场的新主角。
中国陆军转型的脚步,正在这些细节里。(谭 健 王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