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图生物免疫研发中心
3.强力推进,实施六大重点工程
产业集群工程。按照“规划先行、突出新兴、加快提升”的思路,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其他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终端、物联网、可见光通信、信息软件及制造、生物及医药、超硬材料、新耐材料、家居10个千亿级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到2020年,10个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万亿元,其中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力争达到1万亿元,新型耐材产业集群达到3500亿元,超硬材料产业集群突破2000亿元,其他产业集群均超过千亿元。
园区建设工程。按照“新兴园区规模化、规模园区特色化、特色园区基地化”的思路,积极推进百亿级工业园区建设,重点推进荥阳市新材料产业园、新密市环保产业园、新郑市非晶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格力电器工业园、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台湾友嘉精密机械产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郑州)创新工业园等新兴园区建设,力争到2020年,郑州市产值超百亿元园区达30个以上,其中超千亿元园区8个、超500亿元园区10个。
企业培育工程。按照“培内与引外并重”的原则,重点培育100家对郑州市工业经济发展起引领和带动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力争到2020年底,郑州市100家龙头骨干企业工业产值达到2.5万亿元。突出战略性企业培育,加快23家工业战略性企业和15家创新型企业发展,制订实施“一企一策”培育专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辐射力、国内外资源整合力的战略性企业(集团)。
重点项目工程。坚持“谋划项目抓招商,招商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加快实施“四个一百”项目,每年筛选100个谋划项目、100个招商项目、100个新开工项目和100个竣工项目,重点推进,强化投资,2015~2020年,郑州市工业项目投资累计完成1万亿元。
两化融合工程。立足融合发展、智能发展,以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和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深化信息技术在产业和社会领域的推广应用,提高郑州市信息化水平。到2015年底,郑州市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家先进水平;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信息化强市。
绿色发展工程。以推动工业经济清洁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重点,着力提高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到2015年底,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到0.64吨标准煤左右;到2017年,下降到0.58吨标准煤左右;到2020年,下降到0.49吨标准煤左右。
4.实施动力,强化六项保障措施
强化组织保障。郑州市工业经济科技和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郑州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工作,定期研究和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推进中的重大事项、重要问题,加强对各项工作落实的督导考核,强化考核结果应用,每年对郑州市新型工业化工作中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领导小组下设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推进办公室,负责郑州市新型工业化推进的具体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县(市、区)按照工作要求,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形成加快郑州市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合力。
强化政策保障。郑州市围绕新型工业体系构建、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百亿级专业园区建设、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具体扶持政策;突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定实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和配套实施意见。加大政策引导对新型工业化的扶持力度,并向工业重点产业、重点集群、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倾斜。
强化土地保障。郑州市切实加强重点工业项目的用地保障,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力争将重大工业项目纳入省重点,争取省土地指标“点供”。集中集约利用土地,大力发展工业地产,加快产业集聚区、各类专业园区的标准化厂房、多层厂房建设,解决好中小配套项目用地问题。有效盘活存量用地,结合淘汰落后产能,盘活落后产能企业的土地存量;结合主城区工业企业外迁,盘活市区内存量用地。积极探索制定租让结合、弹性出让产业用地相关政策,不断拓展工业用地空间。
强化资金保障。郑州市研究制定鼓励各类基金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的办法,充分利用各类财政基金和各类民间的创投基金、债券基金、担保基金、种子基金等,支持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培育发展战略性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加快企业上市融资,稳步推进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行,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协调金融机构开展多种形式银企合作,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支持力度。
强化运行保障。郑州市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控,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工业经济走势,加强重点城市、重点行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监测分析,不断完善郑州市工信系统信息服务管理平台,扩大重点工业企业监测范围,进一步健全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体系,提高预测预警能力。强化工业经济生产要素保障,做好迎峰度夏、度冬保暖等特殊时期的煤、电、油、运、气保障工作,根据需要,及时启动工业运行调节资金,确保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强化服务保障。郑州市深化企业服务,加快推进“五单一网”制度改革,提高服务企业办事效率。持续开展企业服务活动,实现服务企业常态化和制度化。坚持领导分包重点企业、问题收集协调、部门联动等工作机制,发挥企业服务平台作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认真落实国家、省企业减负相关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优化企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