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锐评中原网> 新闻中心 > 中原锐评 注册登录

实现公立医院改革目标须理顺激励机制

2015-05-18 10:48:44来源:中原网
字号  

  仅仅如此还不够,譬如新医改以来的医疗投入可谓前所未有,但患者总的支出依旧在增长。好在新医改奠定了初步基础,实现了基本的全民医保,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医疗支出实际已经由医保部门在支付。医保部门在未来要扮演起更重要的角色,从医药和器械的招标、采购,到为患者付费,都要把起关来。谁付费,谁才知道心疼钱,才懂得节约钱。相对于个体病患,医保部门的议价能力以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能力也要强很多。

  很多学者还提到,未来医疗付费方式要改变,要按病种付费,甚至按总额付费。如此,医院、医生自然会少开药、少做检查,这样结余才更多、赚得才更多。说到底,这是个激励机制问题,理顺了,医院、医生才愿意以低成本实现高质量的医疗,才愿意从“看病赚钱”变成“维护公民健康,让公民尽量少生病赚钱”。

  这些具体的办法很有价值,不过,之于我们的国情,还不足以根本上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因为公立医院,特别是好医院在中国是稀缺资源,病人也好、医保部门也好,很多时候没有选择。如果医疗资源,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医院作为强势一方,任何付费模式下,都有维持“高价”的资格。至少目前而言,患者和医保部门还无法用脚投票,优胜劣汰难以实现,公立医院和医生可以“既要钱又要命”搞创收。因此,还应推进医生自由执业,为好医生创造更好的激励机制;创造好的市场氛围,鼓励各类资本办医,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整体上提升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支出。

编辑:李一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