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焦中原网> 新闻中心 > 中国聚焦 注册登录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再观察

2015-05-12 20:34:38来源:新华网
字号  

  (四)抓牢新机遇

  ——用更广阔、更长远的眼光审视中国的发展坐标,趋利避害,顺势而为,步入新常态后的中国经济前景广阔

  2015年春天,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朋友圈”澎湃激荡。

  从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到东盟、澳大利亚、韩国等亚太经济体,再到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纷纷对中国倡议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愿。4月15日,来自五大洲的57个国家正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

  笑迎“八方来宾”,亚投行彰显出中国魅力、世界信心——

  “亚投行是一项双赢合作战略。将促进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紧密联系。中国无疑将从中受益;同时,相关国家和地区也能从其充足的资金和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中获益。”英国华威大学华威商学院教授卡迈勒·迈拉赫如此评点。

  新常态,新作为。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正前所未有地吸引着来自全球的目光。

  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的古国、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迈向新阶段的征程中,要认真审视所处的历史坐标,把握面临的时代机遇,方能做到顺势而为、从容不迫。

  综观我国发展内外大环境,难和险依然交织,但时和势总体有利。经济进入新常态,改变的是我国所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

  光荣与梦想,因为决策者的担当显得更加厚重,也更值得憧憬。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从财税改革到户籍改革,从司法改革到央企薪酬改革,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先后召开12次会议,过去很多碰都不敢碰的“硬骨头”开始破题,改革的强度、频度、力度不断加大,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前行动能。

  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制定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蓝图。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有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推动了行政职能转变,厘清着政府和市场边界。与此相伴,全面从严治党,标本兼治向腐败开刀,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大环境。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一个原有平衡被打破,重新寻找和建立新平衡的过程,而面对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更需要高超的宏观调控艺术。

  保持定力,科学统筹,始终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托底的思路,稳妥把握稳增长、调结构的平衡。共和国的决策者引领着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前行,中国的发展呈现全新格局——

  从速度上看,尽管中国经济增速降了一个台阶,但发展速度依然不低。纵向上,现在增长7%左右的经济增量相当可观,集聚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都达不到的,年度现价增量达8000多亿美元,相当于瑞士这样一个中等经济体;横向上,中国经济增速在发展中国家中仍居前列,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也名列前茅。

  从结构上看,国内消费贡献度上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持续攀升。2013年服务业占GDP比重46.9%,这个数据在2014年提高到48.2%,今年一季度又升至51.6%,这些都是经济体走向成熟的标志,将给中国经济带来进一步的深刻变化。

  巨笔如椽,中国经济新版图正徐徐展开——

  如两条靓丽的纽带,“一带一路”战略串联起亚洲与欧洲,连接着太平洋和印度洋。未来10年,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年贸易额有望突破2.5万亿美元,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加速推进,互惠互利、共同繁荣的区域经济新图景正在展开,中国及周边沿线地区广阔而巨大的市场呼之欲出。

  与此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突破行政区划,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极;长江经济带横亘东中西,形成沿海和内地良好互动。

  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正是新常态下应对全球新格局、破解发展新难题的必然选择——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近7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仍低于预期,全球资本流动波动加剧,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跌宕起伏,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加深,各国经济摩擦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

  独阴不成,独阳不生。

  在全球经济深度依存的背景下,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作为世界经济“大块头”的中国,在内部转型与外部变革的交织中把握机遇,生成共鸣,不但能实现自身经济新一轮的腾跃,也将为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经济已经是世界的‘万吨巨轮’,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形成了一个双向反馈的过程。”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说,一方面自身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受制于国际规则,另一方面也在世界经济秩序的重塑中发挥更加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中国这轮开放的规划主要以“一带一路”和亚投行为代表,帮助其他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新型的国际合作共赢道路。

  数十年跨越式积累发展的中国力量,正在展现全新气度——

  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一大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在人民币被不少国家纳入储备货币的同时,更多的中国装备、中国制造、中国资金、中国技术扬帆出海。

  正如今年3月底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在社论中所指出的,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长,财政储备更加雄厚,“中国必将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争取发挥更多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有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成功经验,有一批历经风雨洗礼的企业家,有亿万勤劳智慧的劳动者,有全面深化改革释放的强大活力——这些都是中国经济不竭的动力之源,也是我们应对艰难险阻的底气所在,信心所在。

  经济学家林毅夫预言,新常态之下,中国经济依然有20年左右8%的增长潜力。“尽管潜力并非实际增长,但新常态下达到7%左右的增长是没有问题的。”

  世界银行预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这将为长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增长动力依旧强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不久前评价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时表示,这是中国政府主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结果,而经济增长从主要依赖投资向消费转变是“质量更好的增长”。

  明道若昧,笃行致远。

  经济步入新常态,意味着我们在向更高的台阶迈进,也是在攻坚克难中前行。

  面对新常态,需要一颗平常之心,保持战略定力、持久耐力和坚强毅力,专心办好自己的事。

  面对新常态,需要培植创新力量,让勇气和智慧的天地更加宽广。

  面对新常态,需要勇于担当的作为,不等不靠不懈怠,看准目标干到底。

  此时此刻,我们正处在开创新局面的关键时期。咬紧牙关挺过调整期,今后的步伐就会更加稳健;奋发有为突破瓶颈期,未来的空间就会更加广阔。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全党全国团结奋进的行动指引,也坚定了我们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信心和力量。

  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通过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定会开拓新局面,书写新篇章!

  上一页1234 上一页1234

编辑:袁连贺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