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 注册登录

北京17人购买银行2248万理财产品到期未获兑现

2015-04-23 07:33:24来源:新京报
字号  

  农行北京市分行

  理财产品非本行发售

  昨日,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回应称,经初步调查,该理财产品非农行发售,客户提供的“合同”及“协议”文本上无农行任何落款、签章及签字,农行对该产品也无任何担保。其次,目前无足够证据证明理财产品是在农行内部购买。

  回应还称,据了解,目前朝阳警方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中投汇富公司”立案。针对客户诉求,农行建议客户通过司法途径依法解决问题。

  而对于客户经理李某的身份和农行对员工的监管是否存在问题,农行北京市分行均未作出回应。

  如系个人行为银行无需担责

  北京京润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称,若协议上盖有银行公章,则必然是银行责任,如果银行并未与第三方公司签订代销协议,且经调查没有口头授意员工可有推销非本行产品,也非本行与基金公司签订产品的行为,那么属员工个人行为,银行无需担责。

  从违约角度考虑,员工私售的产品,相关文本上并无银行签章,银行并未直接与投资者建立合同法上的法律关系。投资者依其他《合同法》上的理由要求银行承担违约责任,获得支持的难度很大。

  买理财产品先上网验证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称,“飞单”在不同的商业银行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一个原因是行业自律不够,银行内部对员工的监管不足,不正规的私募基金有机可乘。另一个是消费者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被高收益率诱惑,疏于防范。

  郭田勇提醒,想避免这种情况,一个是加强行业自律,银行应该对员工加强监管,另一个是购买者自己要进行基本的判断,在中国理财网上验证是否是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或者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上验证是否是正规的私募基金。

编辑:卢迪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