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焦中原网> 新闻中心 > 中国聚焦 注册登录

外媒:中国15城人口超千万 城市化速度令人吃惊

2015-04-22 15:13:04来源:参考消息网
字号  

    【延伸阅读】超大城市“很美丽很脆弱”,如何做好灾难医学救援?

    人民网上海2月8日电(记者姜泓冰)12·31外滩踩踏事件正促使上海更多研究城市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办法。灾难医学专家刘中民表示,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频发,亟需探索急救免责制,建设备灾医院,大型活动场所等要预留应急救援通道。

    由上海市灾难医学专科分会主办的“特大型城市安全与灾难医学救援”学术会议近日在上海东方医院举行。国内医学、消防、轨交、海事等各领域的城市安全专家从风险评估、安全运营、应急搜救等各方面阐述对于构建城市安全的专业性意见。

    据统计,从1983年至2004年,我国在大型群众性活动中共发生伤亡事故37起,686人死亡,1376人受伤。其中发生最多的是观众数量失控,组织工作疏忽等造成拥挤踩踏事故,占了近一半;其次是建筑设施坍塌和因疏散通道、灯光照明等不符合要求引发的事故。

    上海近些年举办的大型群众性活动约在每年4000场以上,居全国前列。今年上海“两会”上,浦东新区代表团超过40名代表联名提交议案,建议制定上海市大型群众性活动紧急医疗救援规定。今天的学术会议上,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会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进一步建议,探索急救免责制、成立城市安全委员会、建设”备灾医院“、预留应急救援通道、设置医疗保障点、空中救援网络、普及城市安全教育。

    “急救行为不免责是当前院前急救、伤员转运面临的重要障碍之一,影响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救援积极性。”刘中民说,由于“碰瓷”、“扶助老人反被讹诈”等现象存在,应通过立法保护规定紧急救护行为可以免责,避免纠纷,以便更好把握救援“黄金时间”。

    大都市“很美丽、很现代但也很脆弱”。刘中民表示,上海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尤其旨上下班高峰的地铁站、逢年过节的各大商场,此外,还有很多旧城区、超高层的火灾隐患等,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和预案。他举例说,在国外的一些应急体系中,风险评估除了预判人数外,还细化到活动类型、人群的构成、年龄结构等等具体内容,采用打分的方式研判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部署力量,比如现场派驻多少警力、多少辆消防车和急救车、活动场所半径内是否有足够的医院等等,从而形成完整的预案制定计划。超过10万人的重大集会风险评估和预案制定期往往需要一年以上,上百万人的巨型集会如麦加朝觐或宗教节日,甚至要花两年准备。

    今年上海“两会”期间,曾有48名人大代表联合提出书面建议,在上海市范围内设立若干备灾医院。刘中民认为此举十分重要,在现有区域性急救中心医疗机构的基础上,增加备灾能力的软硬件建设,如配备先进的抢救及生命支持设施、设备、药品及高水平的医护人员;其卫生应急病区需定期维护,空置期间可作为卫生应急演练和紧急医疗培训基地。“虽然所有医院都可以收治创伤病人,但实际上并非所有医院都有创伤医生。如果病人在首诊医院里无法得到正确的评估和确切的治疗,部分伤员在等待外院会诊或是二次转运的过程中,丧失了实施救治的时间窗,也增加了其他医院的收治难度。”建设备灾医院,等于从机制与人才培养方面为城市安全救援建立了保障体系。

    刘中民的另一个建议是在上海各社区推广“卫生应急平安屋”。“平安屋“日常向社区居民宣传各类防灾减灾急救知识,普及推广适合居民家庭使用的常用防灾减灾应急物品,并在灾难事件发生时作为社区紧急救援临时指挥部。据悉,目前这样的应急平安屋已经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昌里花园社区建立完成,深受居民好评。

    “灾难突发时,90%的人并非由专业人员救出,而是靠亲朋友邻里自救、互救。离现场最近的人——事件目击者的救援意识和技能至关重要。让他们敢救、会救,需要法律的完善,更需要教育培训。”

编辑:徐珂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