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锐评中原网> 新闻中心 > 中原锐评
注册登录

治污"军令状"岂能成"空头支票"?

2015-03-16 17:52:11来源:中原网
字号  

  作者: 伍文

  “壮士断腕、立军令状、铁腕治污……”在治理大气污染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豪言壮语早已不再新鲜。无论是年初地方制定的年度目标,还是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坚定的“承诺”让百姓对蓝天的期待总是信心满满。(新华网,3月15日)

  “壮士断腕、铁腕治污”这是一些地方政府当初治理污染的豪言壮语,然而一份冰冷冷的统计数据直接浇熄了这等雄心壮志,让地方治污成为一个让人心揪的现实挑战。

  据国家统计局一份公报显示,重点监测的全国161个城市中,城市空气不达标的超过90%,一此省市的具体目标也相继落空。面对这份尴尬的数据,令公众惊诧和愤怒的是多数地方政府竟然选择沉默,这是面对承诺“放空”而无地自容还是面对公众的质疑、斥责选择换所谓,以沉默对抗,逃避责任?这样一份数据对于政府的治污承诺是何等讽刺?治污“军令状”岂能成“空头支票”?

  一方面,地方政府治污承诺成为“空头支票”,另一方面,各地环境污染形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甚至一些地方还呈恶化趋势,这让整个社会忧心忡忡,对政府履职能力、威信公信也产生质疑。随着群众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环保意识也日益增强,对于频频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越发难以容忍。就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提出了关于防污治污的意见、建议,引发社会共鸣,形成更加强烈的要求从严治污的舆论压力。面对严峻的治污形势,地方政府该如何抉择“如何作为?这考验着地方政府的现代化治理能力。

  从严治污要严明环保法规,从严执法。年初被媒体喻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出台,明确对于违法违规生产排污的企业可连续处罚,增加了罚款上限,惩戒力度,任何胆敢顶风排污的企业都会付出不可承受的违法成本、甚至破产关闭。但最严环保法未比有最严治污力度,关键要以最严态度执法问责,让最严二字体现在惩戒问责上,形成不敢、知止的氛围。

  从严治污要有治理腐败一样的决心和意志。腐败伤害党的肌体,污染损害人的肌体,破坏生态环境,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背道而驰。从严治污,中央的决心不容置疑,地方的态度也很坚决,但在执行上打了折扣,落实上不够坚决。一方面,一些污染是历史问题,根子深,一些背后存在利益势力阻挠,一些是“猫鼠”利益均沾,执法问责成形式,只有像治理腐败一样,划设“高压电线”,对污染行为采取“零容忍”,下定刮骨疗伤的决心,重典治乱,坚决淘汰落后污染企业,舍去一些暂时的利益,换得碧水蓝天。

  从严治污以科学规划建立追责机制。从严划定环保标准,脚踏实地落实环保法规,对治污目标不求一朝一夕解决,而是分解细化落实到每年,明确各部门各地方任务职责,对长期目标、阶段目标分段分期及时考核,督促整改,确保每个细化治污目标如期实现,形成一把手负责,与政府考核目标挂勾,执法见效的科学机制。

编辑:王东胜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