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焦中原网> 新闻中心 > 中国聚焦
注册登录

我们今天怎样学雷锋?

2015-03-05 17:36:00来源:宣讲家
字号  
  春节前,在首都参加《雷锋》杂志社组织的“雷锋文化研究传播座谈会”,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春贵同志会上谈学雷锋应注意的问题时,讲了一个令人沉思的笑话:某敬老院一个学雷锋纪念日,先后接受了多波幼儿园孩子为老人洗脚,有的老人一天被洗了三四次,表示了“不胜其洗”的不满。

  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老人“不胜其洗”的笑话表明,开展学雷锋活动也是如此,必须选择学雷锋、做好事的有效承载形式,这无疑是我们今天学雷锋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实践问题。

71

  要抓住雷锋精神的核心学。雷锋是沐浴着党的阳光成长起来的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雷锋精神的内涵很丰美,如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的高度自觉等等,但其核心却是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决好了“为谁活着,怎样做人”的问题。雷锋精神与同时期宣传的“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是有区别的。焦裕禄身上表现出的是一种大公无私、爱民的公仆精神,王进喜身上表现出的是一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而“雷锋精神”体现的却是一种以为人民服务为幸福的奉献精神。抓住了这个核心,就抓住了学雷锋的特点,就能学到点子上,学出本质特色来。

  要与时俱进赋予新的内容。我们今天学雷锋,当然要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做好事,要行为敬老院老人洗脚、向灾区义捐之类的善举。但是,如果仅仅限于此而不注意与时俱进,很容易使学雷锋活动等同于做好人好事,与当前正在做的工作相脱节。雷锋精神的生命力既是永恒的,也是历史的具体的。永恒性在于其基本内核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无产阶级世界观相结合的本质特征,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远丰碑;同时其历史性又规定,必须强烈关注人们当下普遍关切的“热点”问题,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寻求与时代主流价值观的契合点、与民族精神的脉动点、与百姓理念的对接点。上个世纪60年代全国开展学雷锋效果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有着与雷锋相近的经历,对党和新中国同雷锋一样有着纯真朴素的感情,因而从内心中觉得雷锋以积极工作表达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以帮助他人为乐的事迹可信,树立这样的先进典型可敬可学。这就启示我们,我们今天学雷锋,要增强人们的亲切感,就必须贯穿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中,贯穿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贯穿到落实各项具体工作任务中。这样,学雷锋才能作用于基层、落实到基层,实现与时代同步,成为助推“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要抓好“两头”覆盖全社会。青少年是续写雷锋故事的希望,赢得未来必须赢得青少年,学雷锋从青少年抓起,如同幼小树苗培育一样极其重要。但大量事实表明,我们在抓好青少年学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带头学。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走上腐败邪路,根本在于他们不学雷锋、缺失雷锋精神——台上讲“学雷锋做好事”,台下搞腐败做坏事;嘴头上喊“学雷锋”,行为上却在“坏雷锋”,成了毒化学雷锋活动的“双面人”。因此崇尚学雷锋,领导是关键。由于领导干部在党内和社会上处于重要位置,具有强大的行为导向和风气引领作用,既应是学雷锋的倡导者、组织者,更应是雷锋精神实践者。领导干部带头学,不是一般的责任,而是一种政治责任;不仅事关个人言行一致,更关系到领导的形象和威信。这个头带好了,就能覆盖和引领出全社会的学雷锋蔚成风气。

  要营造常态化的舆论环境。“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常态化的舆论环境,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对人的思想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年,我们时常用“三月来了四月走”的话来形容学雷锋活动不经常,这其中固然有组织领导方面的原因,也与我们的舆论宣传不够有关。比如三月来了,学雷锋的文章、新闻和典型,大音高声,是为“主旋律”;而四月份之后,便成了小音稀声,甚至“凤鸣岐山”。因此,要让雷锋拥有“常住户口”,必须营造常态化的舆论环境,就像人们所冀盼的那样,既要防止“三月来了四月走”的行为“一阵风”,也要不搞“应时之作”、“应景文章”的舆论“一阵雨”,使弘扬雷锋精神如同奔腾江水,始终滔滔向前,与时代同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常态化的以雷锋精神为道德尺度的舆论环境,必将驱动我们的社会催生出更多的“活雷锋”,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应更加注重立足本职岗位学雷锋,续写出更加丰美的雷锋故事。

编辑:袁连贺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