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14年坚实走过,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三大主体”工作成效显著,郑州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望三年的发展变化,数字是最直接的表达。本报推出“三年大盘点数字看发展”栏目,通过一组组数字折射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坚实成果,折射百姓共建共享发展成果的真切感受和幸福生活。
社保是民生之基,关系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福祉。
3年来,郑州市在民生社保领域屡屡实施大动作,都奏响着“民生至上”的时代强音,使得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幸福生活。
“退休金又要涨啦,我们这些退休职工都听说了,今年养老金又要涨10%。我大概算一算,之前退休金已经连着涨了10年了,现在我每个月的退休金已经从900多涨到了2100多,日子过得咋能不舒心啊!”昨日一早,正在碧沙岗公园晨练的李大爷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而在登封市徐庄镇,76岁的郑华同也是禁不住满脸喜悦。自打他2008年参加了“全民养老”以后,每个月都能像城里退休职工一样领取养老金。这不,今年1月起,他每个月的基础养老金又涨了45元。
事实上,市委、市政府为市民搭建“全民”社保的幸福生活可谓不遗余力。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266.97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224.4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24.3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136.8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50.14万人,生育保险参保89.49万人。截至目前,全市已基本建立了养老、医疗、失业救助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过去的3年,是民生社保进一步加强、郑州城乡居民得到实惠最多的3年。统计显示,2012~2014年,3年来,全市公共财政民生支出年均增幅达到21.2%,累计民生支出1787亿元。
公共财政“真金白银”投入,带来的是越来越扎实、越来越安心的社会保障基础。3年来,从加速推行“五险合一”市级统筹,到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从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40元提高到470元,到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80元提高到260元;从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由1080元提高到1400元,到职工医保、居民医保门诊慢性病报销范围扩容到30类病种……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记者王红
■数读“全民”社保
2012~2014年
●全市公共财政民生支出年均增幅达到21.2%,累计民生支出1787亿元
截至去年底
●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266.97万人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224.4万人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24.31万人
●失业保险参保136.83万人
●工伤保险参保150.14万人
●生育保险参保89.49万人
●职工医保、居民医保门诊慢性病报销范围扩容到30类病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