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河南新闻
注册登录

全国出现"倒奶杀牛"现象 专家:养殖与加工分离是根本

2015-01-12 06:59:59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字号  

  根本原因 养殖和加工分离,奶农没有发言权

  据农业部奶业办公室副主任邓兴照介绍,与奶业发达国家大都实行养、加、销一体化经营不同,我国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脱节,乳品企业掌控生鲜乳的收购权和定价权,奶农在价格上没有发言权,“奶少时抢奶、奶多时拒收”,成为乳企和奶农失衡关系的真实写照。

  郑州市畜牧局奶业处处长马淑铃也表示,在很多奶业发达国家,养殖和加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在国内,这两者是截然分离的,养牛的不管卖奶,卖奶的不负责养牛。“在两者关系里,奶农是弱势,对定价没有多少发言权,碰到市场波动时,最先受损、受损最严重的往往是他们。”

  “奶价议价权掌控在乳品企业手中,形势不好时奶农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极端情况下只能杀牛弃养。”原中国奶协常务理事王丁棉说。

  应该怎么办?

  短期 做好生鲜乳收购,落实救助补贴

  专家建议,政府部门要出台应急政策,督促乳品企业履行收购合同,做好生鲜乳收购,落实奶农救助补贴,将奶农的损失减少到最低;要理顺乳品企业和奶农利益机制,让奶农在价格上吃上“定心丸”。

  “从短期看,有关部门可以组织收储鲜奶粉或给奶农发放补贴暂时渡过难关。”毛长青说。

  [行动]

  1月7日,农业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要全力以赴组织协调加工企业保证生鲜乳收购。同时要切实加大奶业政策扶持和生产救助力度,抓紧落实各种奶农补贴。并派出督导组赴河北、山东、山西等主要产奶省检查指导解决“卖奶难”问题。

  长期 构建现代生产经营体制,规模化养殖

  专家建议,从长远看,应构建现代奶业生产经营体制,向规模化养殖转变,提升竞争力,从根本上帮助奶农摆脱“倒奶杀牛”养殖悲剧。

  “从长远看,必须构建合理的企业奶农的利益共担机制,让奶牛养殖与乳制品加工高度匹配,在利益关系上更为紧密。”

  “在国外,企业一般是先有养殖场再进行加工,奶农是乳品企业的股东,二者构成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但国内乳业产业是两张皮,奶业养殖和加工企业相互独立,主要靠合同供奶,变数多风险大。”中国乳业杂志社社长冯艳秋建议,中国乳业应向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方向发展,实现产业的融合。

  “必须创新奶业生产经营体制。”邓兴照建议,“要积极扶持奶牛大户、联户经营、家庭牧场等经营主体,扶持奶农合作社发展,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和整体竞争力,引导奶农向标准化规模养殖方向发展,引导中国乳业向现代乳业转变。”

编辑:岳文帅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