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河南新闻
注册登录

为百姓端一碗安全水——中国大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2015-01-07 11:03:04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字号  

    新华网河南频道1月7日电(记者张兴军)“以前烧水,只要水一滚,就白花花一片,像面条汤一样。一天下来水壶里会结上厚厚一层水垢。”52岁的贾根生说。

    贾根生是河南省中部临颍县台陈镇邓庙村村民,因为当地处于苦咸水区域,多年来老贾和大多数村民一样,每天依靠购买矿泉水烧茶、做饭。直到不久前,村里打了眼500米的深井,让包括邓庙在内的7个村庄1万多人的饮水难题成为历史。

    王公伟在村里开了一家门面不大的商店,早先主要的生意就是销售矿泉水。“想当初,一天能卖出一卡车的量,有七八吨之多,自从水厂建成后,矿泉水的生意黄了,但是民心顺了。”

    老贾告诉记者:“我家八口人,以前用矿泉水一天得两大桶,花销10块钱。现在水费两块钱一方,一个月才吃10块钱的水。”

    类似邓庙村的变化,在中国农村并不鲜见。由于高氟水侵蚀牙齿,河南省荥阳市陈庄村多年来有个习惯,村里孩子到了换牙时都躲到亲戚家,直到新牙全部长出来。喝上了安全水后,这一沿袭多年的习惯也随之消失。

    甘肃作为地处西北的严重缺水省份,自2005年以来累计投资88亿元,兴建5330处集中供水工程和59000处分散供水工程,初步解决1400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河南作为人口大省,从2005年至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累计惠及3317万农村居民和353万学校师生。按照计划,2014年仍将解决86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占全国当年度工程量的七分之一。

    河南省水利厅农水处处长魏振峰告诉记者,随着“十二五”收官之年的到来,河南规划内人口将实现饮水安全全覆盖,届时饮水安全“攻坚战”将随之转为“保卫战”,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管护机制,让水厂可持续发挥效益,对各地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

    其实,和用水方便系数同时提高的还有安全系数: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农村的自来水也和城里的自来水一样,接受着严格的日常质量监测。

    河南省孟津县水务集团董事长马道贤介绍,孟津抓住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机遇,相继建设了8个乡镇集中供水中心,惠及20多万农村人口。经过改制,全县打破自来水归城建、农村饮水归水利的多头管理,实现城镇供水乃至污水治理的统管。

    记者在水务集团的化验室看到,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正在一堆瓶瓶罐罐之间忙碌着。一张表格上详细地记录着各个水厂从浑浊度、PH值到细菌总数等多项水质指标。

    按照“三级监测制”,水务集团水质监测中心、孟津县疾控中心以及国家级豫西水质监测中心,分别以不同周期对县城和各乡镇水厂展开监测,每年出具检测报告400多份。

    “改制前是城里人吃城里水,农村人吃农村水,而创新后的‘一龙治水’模式,真正让城乡两管水流成了一管水,总之都是放心水。”马道贤说。

编辑:禹亚楠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