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锐评中原网> 新闻中心 > 中原锐评
注册登录

洗去了样板戏魅影的《智取威虎山》

2014-12-29 10:35:54来源:南方都市报
字号  

    周俊生

  临近岁末,香港导演徐克携带新拍的电影《智取威虎山》进入内地院线,成为电影市场的一件盛事。《智取威虎山》上映之前即已在国内舆论界引起阵阵骚动,这种骚动不止于对电影本身艺术成就的探讨,而是更多地着眼于这部作品的历史背景。说起《智取威虎山》的故事,国人对它的情感可以说是五味杂陈,作为一部曾经在40多年前的“文革”中大出风头的京剧,它在文艺领域万马齐喑的环境中与其他几个“样板戏”一起,通过政治的推手,达到了家喻户晓的普及程度,几乎每一个稍能识文断字的国人都能哼上几句,民间甚至不乏高手能够全本唱念。但是,由于它们是在当时肃杀的政治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因此在“文革”结束后迅速地走入了冷宫,一些在“文革”中饱受摧残的老人更是对其深恶痛绝,用巴金的话来说,一听到它的旋律,就要浑身发抖。

  尽管如此,但对于更多经历了那个时代的普通中国人来说,他们对于《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却并不是那么反感,甚至颇有亲切感。在今日的K歌厅里,有人如果能够唱上一曲杨子荣的《打虎上山》,就会赢来满堂喝彩,而能够享受这种荣耀的演唱者,基本上是在那个时代打下的“童子功”,这也证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青少年时代接受的文艺作品,将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尽管巴金和他的同时代人曾经对“样板戏”的复活加以痛斥,但以他们的微弱之力,从来没有阻挡住《智取威虎山》这样的作品在市场上流传。在他们陆续逝去以后,这些作品更是全面复活,只是不再具有“样板戏”的标签。

  但是,在“样板戏”的标签被撕去以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以《智取威虎山》为代表的这批作品又继续流行。曾几何时,一位小说家因为改写了《沙家浜》而被控以“丑化英雄人物”之罪名诉上法庭,更多的观众对一些根据“样板戏”改编的电视剧怒火满腔,理由也是丑化了他们心目中的英雄。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徐克的《智取威虎山》来到我们面前。这部电影没有背负宏大的政治使命,既不是为了通过复活“样板戏”来给那个噩梦般的时代招魂,也不是为了教育观众,它就是导演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的一个作品。在徐克的镜头里,杨子荣只是一个深入匪窟的传奇人物,为了能够成功地潜伏,他满口土匪黑话,甚至与匪首的小老婆调情,完全没有了昔日舞台上那种“高大全”的气概,而正是这种有点像007一样的人物,赢得了今日青年观众的喜爱。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洗去了“样板戏”的政治魅影,让艺术欣赏回归到了艺术的场域。

  《智取威虎山》等京剧,在“文革”中曾经被抬高到不可改动一字的高度,甚至剧中人物衣服上的一块补丁都有严格规定,什么颜色,多少尺寸,一些文艺工作者就是因为稍作改动而犯下僭越之罪。据说,这是因为这些戏经过千锤百炼而已经臻于完美,至今还有很多人迷恋这种程式。当时为此还创造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理论加以包装,但是在这种理论指导之下创造出来的英雄人物,实际上构成了对英雄人物的另一种诋毁,比如“样板戏”中的杨子荣,始终处于舞台中心,面对凶恶而狡猾的匪徒如入无人之境,胜利来得十分轻松。

  其实,当时的每一部“样板戏”,其原创作品大都产生于“文革”前,但正是因为戏中人物太真实而被抛弃,在政治魅影的操持下,都是依循着这种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两结合”手法,一步步地走入天堂,而其原作则一概被列入禁区,无论是杨子荣,还是其他作品中的一号人物,都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话人物,只可膜拜,不可亲近。而徐克版《智取威虎山》之所以能够被接受,正是在洗去了这种政治魅影后让杨子荣回到了人间。平心而论,其他一些“样板戏”也大都饱含着当时文艺工作者在艰难环境下辛苦创作的心血,其中也确有可取之处,而要让它们为今天的观众接受,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洗去附着在它们身上的政治魅影。

编辑:李一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