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锐评中原网> 新闻中心 > 中原锐评
注册登录

明星作家榜,不比价值比赚钱?

2014-12-16 18:03:13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贾梦雨

    昨天,第九届作家榜全新榜单“明星作家榜”首发,企业家李开复凭借《做最好的自己》1300万人民币高版税,高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企业家冯仑,他的《野蛮生长》版税达到了455万。除此之外,演艺明星大S徐熙媛、综艺节目主持人乐嘉等都在其列。但纵观这张排行榜,总的印象是良莠不齐,排行榜把写书的明星一股脑儿纳入作家行列,用金钱标榜他们的价值,显然有失偏颇。“作家”概念的泛滥,一方面是对审美世界的忽视,另一方面也是当下文化功利化、庸俗化的反映。

  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时代,跨界是主要特征之一,一个人完全可以从事多种职业,只要你有这个天赋和精力。写作也早已不是传统作家的专利,明星当然可以成为作家,甚至于成为优秀的作家,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时代的进步。比如柴静的《看见》,体味社会,洞察世事,富有才情和情怀,属于优秀的文学作品。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一个人只有写出了文学作品,才能称之为作家,更严格地说,还要有一定的文学成就,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而一些明星所出版的图书,有的是为自己“歌功颂德”的流水账,有的是连自己也不相信的“心灵鸡汤”,有的是自己杜撰出来的某种“理论学说”……很显然,这些都很难归入文学的范畴。

  作家的身份可以千差万别,但文学作品的内涵其实并没有根本的变化,那就是观察生活,挖掘人性,关注个体命运与世态炎凉。屈原的《天问》,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振聋发聩,卡夫卡的《变形记》,在今天这个时代,似乎越发显示出启示意义。明星当然可以出书,媒体也可以列出“明星作家”排行榜,但一定要注重图书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而不仅仅看图书的版税。

  “作家”概念的泛滥,本身也是对文学创作的解构。如今很多作家放弃了文学使命,大量质量低劣的非文学作品大行其道。一些明星趁势“附庸风雅”,一本本图书接连出笼,并且赚得盆满钵满。一些明星还把出书作为炒作自己的手段,让“写作”和演艺活动互动双赢;一些明星为了给自己贴金,甚至请人代笔,以“作家”头衔为自己的演艺事业“添砖加瓦”。

  作家职业的多元化,并不代表文学审美价值的涣散,无论什么职业的人从事文学写作,都应遵循文学的审美规律和基本价值,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当社会和时代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文学的超越价值和终极意义显得更为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明星写作不应该成为炒作的手段,而应该作为自觉的文化追求;媒体对明星作家的关注,不应该简单地用金钱来排座次,而应该深入解读作品的文学和文化成就。

编辑:王东胜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