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新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注册登录

14年前老友千里托孤 荥阳一家三代照顾智障孤女

2014-12-15 07:34:14来源:东方今报
字号  

  老朋友临终托孤

  1997年,吉安的女儿巧珍婚后生下女儿不久,病情加重,于1999年7月病逝。唯一能指靠的上门女婿,悄悄撇下岳父和两岁的女儿离家出走。吉安一家,只剩下祖孙两人,无依无靠。

  不久,吉安也病倒了,临终前,他把唯一的外孙女托付给了自己的老朋友吉寅。

  吉寅的小儿子吉周说,2000年初,父亲抱着一个女娃娃,从山西回到荥阳高山老家,当时的吉周已经结婚并育有一个两岁大的儿子,“我爹一进门就对我们两口子说,这闺女以后就是咱家的人了,你们就把她当成亲生闺女养吧”。

  爷爷的嘱托

  2000年初,河南大旱。吉寅给小女孩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吉雨”。一下子儿女双全,吉周和妻子禹慧娟也高兴得不得了。

  “养着养着就发现问题了”,禹慧娟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吉雨的缺陷逐渐显露。“不好动,自己能在屋子里待一天。直到5岁的时候,我教她数数,还只能数到10。遇到问题反应很慢,后来到医院检查了几次,说是弱智,检测结果一直是智力三级”。

  禹慧娟说,虽然吉雨智障,但家里没有一个人嫌弃她。老父亲吉寅更是宠得厉害,每次回家,总是先抱了孙女,再抱孙子。

  2004年农历九月,74岁的吉寅因病去世。临终前,老人交代儿女们,一定要好好照顾吉雨。还特意嘱托吉周夫妇说:“将来闺女大了,如果能找个疼人的好人家,就嫁了。如果找不到,你们俩就养着,不管啥时候也不能让人欺负着咱家小雨。”

  “父亲的话,我们一直牢记着。”吉周说,父亲去世后,几个哥哥家对自己家也格外照顾。

  妈妈的坚持

  2002年,吉周一家从高山乡搬到荥阳市区。荥阳市京城路办事处和辖区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听说了吉雨的身世后,特事特办,很快给吉雨落了户口。

  2003年,吉周夫妇送6岁的吉雨到荥阳市福利特教中心上学,独生子吉唐杰也开始上小学。禹慧娟每天接送俩孩子上下学,风雨无阻。儿子上的小学离家近,放学早。女儿上的特教中心在老城,路途远,放学晚。因为担心吉雨有闪失,每天下午到了放学时间,禹慧娟都坚持先接吉雨,让亲生儿子站在学校门口等。

  街坊的惊讶

  新民街的街坊,很少有人知道吉家的实情,一位姓王的大娘对记者说:“我听高山的乡亲说过,这家人心善得很。捡来的傻闺女能养十几年,说说容易,可一般人谁能做得来。”

  “经常看到他们夫妇俩领着女儿到街心花园、植物园游玩,真看不出来,我一直都觉得本来就是一家人。”街坊张宁满脸的惊讶,“要真这么说,这家人可实在了不起啊。”

编辑:赵静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