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聚焦

1937·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影像记忆

2014-12-11 16:02:32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1937年,14岁的陈广顺居住在南京城郊的汤山西岗头村。1938年春节,日军到西岗头村搜刮食物,陈广顺和村民们被突然进村的日军带到村小学球场集中。他伺机逃脱捡回一条命,而村里却有35人遇难,其中包括他的三哥陈广寿。陈广顺在家中讲述当年死里逃生的经过(右上);陈广顺和女儿陈锡红在自家院子里(左上);陈广顺在自家院子门前过道里休息(左中);陈广顺在展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书(左下);陈广顺女儿陈锡红在西岗头遇难同胞纪念碑前。2006年,当地村民们自发在35名遇难者丛葬地立下此碑,以表纪念(下中);陈广顺在自家阳台上(右下)(拼版照片,11月28日摄)。首个国家公祭日前夕,南京首次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举行家祭活动。77年的沉痛记忆在幸存者的祭奠中再次集中呈现。家,于幸存者,一半在纪念馆刻满黑体姓名的“哭墙”上,一半在记忆缠绕的现实生活中。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迄今已77周年,即使当时最小的幸存者也有77岁。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统计,自2014年1月至今,至少已有21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陆续离世;目前在世的幸存者仅剩100多人,平均年龄超过80岁,人数逐年递减。记者近日走近这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代表,亲历他们的生存状态,重访他们亲人遇难的地点,感受他们无法愈合的伤痛,用影像见证他们的“幸存记忆”。新华社记者韩瑜庆 沈鹏 李响 摄影报道

[作者:韩瑜庆 沈鹏 李响  编辑: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