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服务群众
打通“最后一公里”
“我们网格长每天走的路就是群众路线。”在荥阳市环翠峪陈庄村,几乎没有人不认得袁爱卿。这名三级网格长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踩着泥巴路走遍村民的家,小小记事本上,每家每户的家庭情况、反映问题和处理结果都记得清清楚楚,他始终挂在口头的一句话就是“群众的事儿再小也是大事儿,自己的事儿再大也是小事儿”。
把深化规范提升“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是郑州市在活动中的“创新动作”, 全市1.9万个小网格成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大舞台。
老百姓办事难,不满意,是因为基层服务有真空,基层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无法到达,领导干部不接地气,群众当然有火气。针对剖析查摆和群众反映的“四风”方面突出问题,市委依托网格管理,推进民生实事和涉及民生领域专项整治,破解“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难题,上半年,全市四级平台受理问题180万件,处置163万件,处置率90%。
为打通“最后一公里”,我市加强“双基”建设,开展软、懒、散、瘫、弱基层党组织整顿, 228个软弱涣散村级组织整顿到位;大力推进“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建设,建立健全便民服务中心2236个;多家活动单位通过简政放权,让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市共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04个,简化办事程序1508项;年初确定的“十大民生实事”计划投入资金92.7亿元,目前实际支出75.9亿元;一批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得到纠正或查处,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点赞。
只有敢于向问题“叫板”,才能让群众“叫好”,从群众最反感的“四风”问题抓起,集中开展“整治文山会海”、“整治超标准配备公车、多占办公用房、滥建楼堂馆所” “从严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境)”、“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等专项整治活动。
机关单位、窗口部门办事态度好了、程序少了、速度快了,干部离特权远了,干实事多了,离群众近了,清风正气扑面而来,“成绩单”凸显出实实在在成效:活动期间,全市共确定各类整改事项16606项,完成整改14194项,其余整改事项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
现在,工作餐不再是新闻,“饭局”“会风”不再是小事,“领导见得到了,意见有人听了,困难有人帮了”……越来越多的生动事例让人们感受到了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崭新气象:多年无法解决的顽疾解决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刹住了。
活动能够不虚不偏不空,离不开督导组的严督实导。活动期间,省委市委共派出18个督导组,对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组织“回头看”,对各单位的活动开展情况逐一分析评估,对火候欠缺的及时约谈提醒,对不符合中央和省、市委要求的坚决做到返工重来。特别是省委驻郑州督导组,敢唱黑脸当“包公”,通过召开工作例会、日常沟通联系、定期听取汇报、实地调研座谈、材料审核把关、跟踪问效检查等方式持续传导压力,紧盯重点环节、重点对象、重点领域、重点问题,从严把好关口,有力保障了我市教育实践活动的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