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天知将军故居展厅内的部分图书
董天知将军故居2010年3月被荥阳市关工委授予荥阳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董天知将军故居2006年9月被郑州市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教育局、共青团郑州市委授予郑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董天知将军故居2006年9月被荥阳市委宣传部、市教体局、团市委授予荥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董天知将军故居2009年6月5日被郑州市人民政府确定为郑州文物保护单位
五年铁窗 把监狱当成学马列课堂
1931年,河北省委遭受大破坏。7月13日,董天知去一个秘密机关开会,因事先未得到该机关已遭破坏的消息,一到那里就碰上“蹲坑”的侦探而被捕,关押在东北宪兵司令看守所(现鼓楼后门桥北的帽儿胡同22号)。他的大姐董少峰(后改名邵怡,现已病故)和姐夫也被扣留,但姐夫是东北军军官,很快就被释放了,姐姐也被取保出来。
董天知被捕后,敌人严刑拷打,严重地摧残了他尚待发育成熟的身躯,敌人甚至使出了美人计,但始终动摇不了他坚定的革命意志。在敌人的法庭上,董天知和叛徒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使敌人一无所获。于是,敌人仅仅凭着叛徒的指证,判处他有期徒刑5年。
同年9月,董天知与其他被判刑的同志薄一波、殷鉴、安子文、杨献珍、刘澜涛等几十人一起被移往北平草岚子监狱(因设在草岚子胡同而得名,后改为北平军人反省院)。他人北平反省院后,由于拒绝“反省”,又被延长刑期。漫长的铁窗生涯把他锤炼成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在狱中,董天知担任团支部书记,积极做好团员和青年的工作。狱中党支部(又叫支部干事会)书记先后由孔祥祯、殷鉴、薄一波和赵博担任。殷鉴、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杨献珍、董天知、刘子久、胡锡奎、李楚离、张友清、张玺、赵博、刘锡五、赵林、马辉之、王德等十几个人,先后担任支部干事会成员。党支部组织难友们学习马列主义和党的文件。
董天知经常听杨献珍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听殷鉴讲述工人运动史,思想上得到很大提高。从此,他一面坚持同敌人作斗争,一面把监狱作为学习马列主义和科学知识的课堂。
狱中党支部经常领导党员开展斗争,斗争的内容围绕要求人权,改善生活,反对剥削(克扣伙食),反对打骂,反对人身攻击,延长放风时间等方面展开。斗争方式多是利用吃饭时间,大家停饭,提出要求,由能言善辩的同志和狱方争辩。董天知经常被推举为司皮克(发言代表),发言最多。他机智灵活,语言尖锐,常常把敌人驳得无言以对。他除了努力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外,还参加党在狱中成立的学习委员会,利用一切时间努力学习俄语、英语和科学知识,经常给《红十月》党刊写稿,为此多次受到组织上的表扬。
狱中绝食 胜利来临时奄奄一息
1933年冬,为了反抗狱方虐待政治犯,党支部领导难友开展绝食斗争,这时董天知正身染重病,组织上决定他不参加绝食。他坚定地说“一个人生命事小,政治影响事大”,毅然与难友一起参加绝食斗争。他们向敌人提出了六条要求:一是政治犯一律下镣;二是改善生活,每天一米一面,每餐一菜一汤;三是打开监房门,犯人可以在各监房自由走动;四是延长“放风”时间,每日三次,每次一小时;五是订阅四份报纸,可以从外边买书刊学习;六是每个牢房生一个火炉取暖。如果不满足这些要求,绝不复食。
一场用顽强的革命意志去压倒敌人气焰的战斗开始了。敌人惊慌失措,千方百计破坏这场绝食斗争。第一天、第二天过去了,敌人无计可施。他们端上好饭好菜进行诱惑,而遭到的却是同志们的唾骂。第三天、第四天又过去了。这时,体弱的同志开始发病,带病参加绝食的同志病情加重了。敌人抬来担架,乘机威胁说:你们想在报纸上发表消息,想让新闻记者来看望你们,办不到!现在是“死一个送一个,死几个人我们不在乎”!但牢房里没有任何回答。第五天、第六天,同志们的身体状况更加恶化了,死亡时时刻刻在威胁着他们。
监狱看守和狱吏进监房时都戴着口罩,狱中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到了第七天,敌人终于震动了。国民党当局派专人匆忙赶来监狱,要求谈判,并表示绝食者的要求可以满足,请大家复食。党支部分析了狱内外的形势,决定派七八名同志去谈判。谈判结果,迫使敌人同意:病号一律下镣,其他政治犯换三斤重的轻镣,监房门早开晚闭,政治犯可以在各监房自由走动;监房过道生三个大火炉;改善伙食;允许订阅《华北日报》、天津《益世报》和《大公报》,可以开单子到外边买书;每天放风三次,每次一小时等。绝食斗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当难友们开始复食时,董天知已经气息奄奄了。
投身抗日 刚出牢房就上战场
1935年春,狱中党的秘密组织被敌人察觉。殷鉴、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杨献珍、刘锡五、胡锡奎、张玺、董天知、张振声、韩均、张友清等12名政治犯被敌人列为“重犯”,并准备处以死刑。
董天知在狱中向党支部表示:绝不玷污党和先烈的荣誉,坚决同敌人斗争到底,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为鼓舞难友们的斗争意志,狱中党支部提出了“红旗出狱”、“列宁墓前再见”的口号。后因时局变化,死神没有降临。
“一二·九”运动以后,全国的抗日运动蓬勃开展,特别是当时北方抗日救亡运动已搞得轰轰烈烈,迫切需要党的干部。1936年春,刘少奇同志化名胡服,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到天津主持中共中央北方局的工作,了解到北平草岚子监狱关押着几十名长期坚持斗争的党员干部,就向党中央报告。经党中央的批准,北方局、北平市委负责组织营救。1936年9月,杨献珍、周仲英、董天知、韩均等几十名同志分批走出了监狱。
董天知在五年多的铁窗生活中,英勇顽强,坚持斗争,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耿耿红心与浩然正气。出狱之后,董天知立即投身抗日,最终在百团大战的战场上以身殉职,用生命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对革命了忠诚。
【董天知烈士生平简介】
董天知,河南荥阳人。1912年生,1927年投身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山西公开工作委员会委员,山西牺盟会和新军重要创始人、领导人之一,历任山西牺盟会常委、执行委员,山西新军决死第三纵队政治部主任,中共决死第三纵队军政委员会书记,八路军一二九师第三纵队政治委员等职。1940年8月率部参加百团大战,在与日寇浴血奋战中壮烈殉国,是年29岁。
1931年,中共河北省委遭受大破坏时,董天知被捕入狱。1936年,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936年10月,董天知赴山西开展工作,他们改组牺盟会,扩大了山西抗日根据地,创建山西新军,为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