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新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注册登录

寻水郑州:古郑州“十省通衢”水促就

2014-08-29 07:58:37来源:中原网-郑州晚报
字号  

  中原网讯(记者 王战龙/文 马健/图)枯河出荥阳境内,跃入郑州惠济区,经荥阳故城,在惠济区岗李村北的南裹头汇入黄河。而在远古,枯河先入史册扬名的荥泽。

  荥泽与古代四渎中的黄河和济水相通,又借助鸿沟水系连接黄淮,自然成为沟通天下水系交通网络的枢纽地带。居于水边的荥阳故城迅速崛起,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天下名都,也成就了郑州自古至今“十省通衢”的美名。

  古郑州北部曾是烟波浩渺的湖泊

  旷天野地和错落的民居之间,荥阳故城长方形的城垣横亘于此,自古荥镇西北向南伸至纪公庙村以东,临索须河折向东至古城村又北折数百米。

  荥阳,因荥泽得名。在古代,荥泽颇负盛名,与圃田泽并称为郑州地区两大湖泊。荥泽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大禹治水”,《禹贡》中记载“过洛汭至大伾者”。

  在荥阳西北部的黄河边,有一巨大的丘陵,名为大伾山,黄河奔腾至此遇阻,扭摆腰身向东北流去,沙土质地的大伾山,在黄河水流的激荡下,山体日益坍塌削薄。

  远古时期,黄河之水泛滥成殇,河水漫过山体相对低矮形如马鞍的地方,形成一片烟波浩渺的水域,即是后来扬名天下的荥泽。

  《说文·焱部》对“荥”字的解释是,屋上灯烛之光也,意为自远处望屋下灯烛之光,飘忽不定。

  何以出现这种现象?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荥阳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陈万卿分析,原因或是,洪水泛滥期荥泽水面充盈,枯水期水面干涸,如此反复,在远处观望,如夜晚眺望远处的烛火,忽明忽暗。

  与圃田泽不同,历史上对荥泽的位置众说不一,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曾实地踏勘,以郑州西北部起伏的地势探寻荥泽的方位。

  从荥阳入郑州惠济区境,是一片慢坡,至古荥镇东,慢坡陡降成为高崖,高崖上接豫西山地,下连黄淮平原,高崖下平原海拔95米,愈往东则愈低。

  《水经注》在关于济水的记载中提到,济水东流经荥阳故城北,又流经东南先后融汇了枯河和索须河之水,再东就是荥泽。

  据此,史念海认为,烟波浩渺的荥泽应在高崖下之东南,随周边地形高低,呈不规则形状,也就是现在的惠济区政府、省体育中心、老鸦陈一带。

  荥泽之“天下名都”

  如今,惠济区古荥镇只是一个偏离郑州市区的乡镇,远古时期,这里归属郑国,森林茂密,麋鹿出没,也曾有过一段沉寂的时光。

  战国时期,此地开始发迹,韩国吞并了郑国,并将国都迁到新郑。韩国疆土狭长,地跨河南河北(现山西、河南两地),为防御西方秦国的东侵和东方魏国的西侵,并保证国都新郑与老根据地“上地”(今山西晋城、长治)之间“河上走廊”的畅通,在“河上走廊”的东西两侧各筑一城以资防守,西边的城叫成皋,东边的城叫荥阳。

  水运便捷省力,聪慧的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易·系辞下》则说:“伏羲氏,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

  最初,古人主要依托自然河流运输,但不同水系之间,常要通过陆路中转,辗转起来十分麻烦。随着冶铁等技术的发展,古人们开始了尝试堪比“登月”的梦想——开凿运河,沟通原本不连贯的水系。

  公元前362年,魏国迁都大梁,即现在的开封,到了第二年,敢于尝鲜的魏惠王就开始规划开凿运河,根据文献记载,魏国的运河先引黄河水入圃田泽,再从圃田泽引水经大梁城,转向东南,注入淮河支流颍河。

  自此,历史上留下了最早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中原运河鼻祖——鸿沟水系,有了丰沛黄河水的供给,加之荥泽、圃田泽的泥沙沉淀,水量调节,鸿沟水系迎来了“舟楫天下”的航运辉煌。

  魏国开凿鸿沟后,中原诸国纷纷效仿,与其相邻的韩国挖土凿渠,荥泽连接黄河、济水和鸿沟,逐渐成为天下水运的枢纽。

  借势荥泽沟通天下的水运体系,荥阳故城迅速崛起,成为闻名全国的“天下名都”之一,商贾往来,富足繁荣。

编辑:禹亚楠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