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日报中原网>
注册登录

葡萄园里的甜蜜事业

2014-08-21 16:25:04来源:郑州日报
字号  

陈曦正在她的葡萄园里忙碌。

陈曦正在她的葡萄园里忙碌。

    本报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王海琴 蒋士勋 文/图

    荥阳市80后大学生陈曦用双手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住进自己的葡萄园。

    2008年7月,陈曦洛阳师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回到了故乡,与邻村的史凯结识并很快步入婚姻的殿堂。史凯一家常年都在杭州,在那里经营着一家生产建筑特种装备的公司。作为家里的长子,家里的生意主要由史凯打理。

    婚后的陈曦放弃了跟丈夫到杭州生活的机会,决定在家乡打拼出一片天地。常年漂泊在外的史凯一直渴望回归,然而,手头生意一时无法走开,只能留陈曦一个人在家创业。陈曦先后到浙江、新疆、重庆等多个地区实地考察,发现葡萄市场需求大,产量高价格好,不失为一个好项目。

    2009年8月,陈曦承包了广武镇丁楼村400亩土地作为水果基地。

    万事开头难。绑苗抹芽、打尖定枝、喷施药物……这些看似简单的葡萄管理技术,对于陈曦来说完全陌生,为此,陈曦白天在田间摸爬滚打,带领工人摸索种植,晚上上网学习葡萄种植技术视频,恶补专业知识。为了丰富管理经验,郑州市农科院留下了她躬身求教的身影;为了尽快掌握农机操作技术,陈曦和雇佣的工人轮番上阵练习,腿上被旋耕机打出过血口,胳膊上留下过铁丝的划痕。2013年,史凯将杭州的生意转交给弟弟经营,自己回乡跟陈曦一起经营葡萄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葡萄 树在陈曦的精心呵护下,长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成活率在95%以上。今年,葡萄进入盛果期,亩产达到1000公斤。步入葡萄园,一行行葡萄架整齐排列,一串串葡萄挂满了枝头。在现场,往来穿梭的车辆、忙忙碌碌的工人构成一幅生动画面。

    “这个是阳光玫瑰,吃的时候要连皮一起嚼,玫瑰独有的香味会让你根本停不下来。”正在地里忙碌的陈曦说起葡萄的种植头头是道。目前,葡萄园引进的有冰糖手指、阳光玫瑰、黑巴拉多、红地球等多个国家的优良葡萄品种。葡萄种植一般无大小年现象,产量稳定,葡萄的种植效益较为可观,每亩可获得两万元的收益。

    看到陈曦种植葡萄获得成功,丁楼村的群众也萌发了种葡萄的念头。面对村民的期盼,陈曦来者不拒,手把手传授葡萄的种植技术,还邀请专家和葡萄种植能手给他们讲课,提高他们的种植水平。为了提高规模效应和竞争力,陈曦到镇工商所注册成立了“葡萄合作社”,吸纳全村有意种植葡萄的村民为社员,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编辑: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