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上路二小门前,须水镇的进城务工家长们把各自的居住证摆在一起,给记者观看。
D
统一安排外来务工子女入学
不少家长反映,中州大道南三环附近南曹乡的阳光实验学校、管城区第二实验小学、姚庄小学三所学校不收流动人口,外地学生无法报名。
管城区教体局解释,学校招生时先接收该地区有户口、房本的适龄儿童,再接收买过房但户口没迁过来、有居住证的适龄儿童,如果这两种学生尚未招满的话,再酌情接收适龄的流动儿童。如果前两种学生已经满额,管城区教体局将对这部分学生集中统一解决。
调查
建校速度赶不上建小区
2004年起,郑州市区开始新建第一批22所中小学,但这些新建学校生源迅速饱和。由于市区居民集中地找不到校址,各区新建学校的速度有所放缓,多数选择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扩建。
据市教育局预测,至2020年郑州市老城区规划人口为500万,预计小学生人数为16万,初中生人数为21万,普通高中生人数为12.6万。
根据规划,至2020年,郑州市初中、高中普及率将达到100%。郑州市中小学生千人指标为:小学生72人每千人,初中生42人每千人。老城区小学共有276所,拥有8106个教学班,平均班额为45人。
如果选址问题解决不了,规划中提出的2020年郑州市小学班额控制在45人、小学生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在500米左右的目标仍难以完成。
生源不均入学压力向外延伸
在小学招生工作开始前,金水区教体局就预计,今年学校的招生入学压力将会延伸至北环以北。从这几天的报名情况看,北环以北的小学也迎来了报名人数的增加,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集中入学产生的压力。
目前郑州市的适龄儿童人数呈下降趋势,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则在日益增多。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又多集于向南三环、北环以北聚集居住,使入学压力逐渐蔓延到这部分区域的学校。
二七区也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居住较为集中,导致建在南三环周边的长江路小学、大学路小学等学校压力过大。
建议
开发商建校 需政府部门监管
根据规定,新建小区在建设时,达到一定规模的需要配套建设幼儿园及中小学,但目前新建小区中,按此规定执行的寥寥无几。每年学生入学时,各区反映较为集中的就是新建小区居民子女的入学问题。
在两天的小学报名中,一些热点小学因辖区内新建小区入住的适龄儿童过多,导致出现一些突发状况。新建小区的家长们意见颇大,“既然规定开发商应该建校却没有落实,政府有关部门就应该不允许其开工建设,不发预售许可证。”
一位教育界人士认为,不论是监督开发商建校,还是解决入学难,政府应该是管理的主体单位,制定出相应的制度来想办法改善。
实际上,新建小区建学校后移交给政府管理的例子并不少。如二七区兴华小学和二七区艺术小学,都是新建小区建学校,由政府出资购买收为公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