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日报中原网>
注册登录

郑州经开区 开放创新 领风前行

2014-08-19 02:11:47来源:郑州日报
字号  

“E贸易”进口商品体验馆商品展示区

“E贸易”进口商品体验馆商品展示区

    开

    放

    经开区坚持以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枢纽建设为引领,以国际化多式联运体系建设为支撑,以多元化交易平台建设为载体,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基础,加快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培育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汇集的内陆开放高地,努力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集散分拨中心。

    创

    新

    经开区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引进培育为引领,以“两金一扶”为支撑,以留学生创业园、创业中心、孵化基地为载体,着力构建产学研政相结合的科技创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开放区。

    这里有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国际化平台,这里有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优势企业矩阵,这里有新型城镇化引领的民生改善和城区品质提升工程——

    经开区凭借着其得天独厚的功能优势、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创造了种种佳绩。近年来,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对外开放先进单位”,被省政府授予“河南省先进产业集聚区”,被省商务厅授予“河南省利用外资工作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对外开放先进单位;2014年被评为全省产业集聚区十强和三星级产业集聚区等。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开区抢抓机遇、准确定位,以“三大主体”工作为引领,围绕“奠定基础、确立地位、持续提升”总要求,抓改革、强投资、调结构、求提升,强力推进国际陆港建设、郑州至汉堡班列、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汽车城建设四大重点工作,着力创造优势强支撑,着力改革创新增后劲,着力改善民生促和谐,实现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经开区迈着其矫健的步伐,坚持开放与创新互促并进,实现了从单纯招商平台到开放平台的功能转型,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新城和国际物流枢纽建设水平,为郑州以国际商都为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挥着榜样的力量。

    2014年上半年

    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

    增幅领先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

    实现134.5亿元

    增速居全市第一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实现85.2亿元

    增速居全市第一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实现57.4亿元

    增速居全市第一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完成11.2亿元

    增速居全市第一

    增长46.6%

    增长14.3%

    增长29%

    增长15.6%

    “主导产业”“招商引资”齐头并进

    经开区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产业规划不断扩大。已形成以汽车、装备制造、高技术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着力做大汽车产业,做强装备制造业,做优现代物流业为目的,经开区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

    汽车产业较快增长,日产新奇骏、海马S5等新车型的推出,有效推动了汽车产业的较快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区汽车制造产业完成产值191.8亿元,增长15.2%,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1.2%。

    装备制造产业稳步回升,经开区是全球最大的矩形盾构、液压支架装备生产基地,产业呈现出精密化、智能化、高端化趋势。今年上半年,经开区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92.9亿元,产值增速由年初的-17.3%回升至6.2%。其中,中铁工程装备集团上半年订单8.3亿元,产值7.6亿元。

    在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经开区以招商引资为动力,发展活力显著增强。上半年,经开区新签约项目28个,签约额452亿元。其中世界500强投资项目5个、三力型项目9个,三大主导产业项目占比达到90%。

    “新型城市化”“民生实事”成效显著

    经开区以国际社区为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按照“产业集聚区支撑、统筹社区建设”的思路和“以港兴产、以产促城、港城一体、产城相融”的指导思想,经开区加快了合村并城、城乡一体、产城融合进程。

    经开区投入8.9亿元,启动了毛庄、司赵、韩庄等13个村庄的征迁工作。已征迁村庄的安置房全部开工,其中,新开工锦绣一期安置房39.3万平方米2844套,交付使用西贾一期安置房8.4万平方米607套,回迁群众1980人。滨河国际新城完成投资11.3亿元,潮河上游综合改造工程土方开挖完成90%,“一渠一廊两湖两园”项目加快推进。

    民生实事进展顺利,经开区适应区域逐步扩大、人口快速增长新形势,持续加大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以“十大实事”为重点,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改善和保障民生。新开工滨河一小、朝凤路小学等学校建设和扩建工程,建成经开第一幼儿园,成立经开图书馆富士康分馆。完成第七人民医院新院项目前期工作,建成明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有关县(区)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实施移交参合农民转诊、直补等业务的直接代办,实现了就近就医。

    “扩大开放”“锐意创新”助推郑州大发展

    按照市委全会提出的全市发展的总坐标、总思路、总方略,围绕建设“以国际商都为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实施开发创新双驱动战略,经开区精心谋划,强力推进,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新城和国际物流枢纽建设水平。

    今年是经开区迈步走向国际化的一年。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崔绍营说,按照我市“三大一中”的发展战略,经开区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提高站位,顾全大局,统筹推进,全面加快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国际陆港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着力打造全省对外开放的新平台,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成长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助推郑州建设国际化商都,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任重而道远,难得的机遇不容经开区错失,历史的责任不容经开区懈怠。按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天君提出的“坚持抓纲带目,以项目支撑重点工作,以重点工作支撑全局”要求,今后一段时期,经开区将加快汽车和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深化与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中西部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和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先进制造业新城。加快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充分发挥各类专业物流园区的载体功能,努力建设全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先导区、核心区和对外开放窗口,构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主平台。加快国际陆港建设步伐,强化郑州至汉堡班列的带动作用,经开区将加快确立国际陆港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枢纽地位。全力推进E贸易试点工作,朝着“买全球卖全球”战略目标迈进,加快建设全球网购商品集散分拨中心……

    鼓足干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经开区必将以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志向,以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韧劲,力争成为我市实施开发创新双驱动战略的领头雁,为郑州早日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做出巨大的贡献!

    编后

    向更高层次跨越

    ——写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迎来新一轮蓬勃发展、跨越发展、提升发展之际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对于一个正在快速发展、快速转型蝶变的区域来说,亦是如此。

    经过21年特别是近两年的持续快速发展,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一个“蕞尔小城”变身为现在的现代化城区,变身为现在的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变身为河南乃至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成为郑州内增活力外树形象的又一张靓丽名片。今年上半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等多项指标居各全市首位,“领航”底气更加充足,“领舞”态势逐步显现。

    歌德曾经说过,一切开创性或先发性的行动都蕴含一个基本真理,当你真心去做之时,上天的祝福也就随之而到。

    经开区建设特别是近两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郑州至汉堡班列、跨境E贸易、国际陆港建设等工作,就是具有开创性的行动,国内外可资借鉴的经验不是很多,需要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探索。这些工作的实质性突破,是国家及省市正确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经开区领导干部勇于担当、务实重做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结果。

    当下的郑州经开区高速发展的基础基本夯实,持续发展的内力正在释放,提速发展的趋势逐步显现。中央、省委和市委关注,开放平台和政策红利居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强大,干部群众心齐劲足,可谓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应该说迎来了高速发展、跨越发展、提升发展的机遇期,驶入了高速发展、跨越发展、提升发展的快车道。

    下一步怎么办?

    茫茫九脉流中原,纵横当有凌云笔。

    当我们将自身的发展置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置于全国城市竞争的气势磅礴的平台上时,我们的眼界会更宽广,思维会更宏阔。

    经开区必须承载中央、省市及全区人民的期待和重托,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党政考察团宁苏杭考察及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坚定不移地做好四项工作重点,以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志向,以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韧劲,以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节奏,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做好各方面工作,努力完成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各项任务。

    发展未有穷期,经开区还在路上。

    站在新的高度,凝聚新的远见;

    肩负新的使命,踏上新的征程。

    经开区人将身披霞光,阔步迈向新的未来。

编辑: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