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承载着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深情与眷恋,是散落在民间的文化瑰宝。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乡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留住美丽的乡愁,近日,新郑在该市范围内开展了以“文明生态·留住乡愁”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征集活动,通过挖掘村庄里的风物与人事,展现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本报自今日起特开设专栏《文明生态·留住乡愁》,撷取部分稿件以飨读者。
“新郑牌”黄油布雨伞,又名“白家雨伞”,最早是由该市辛店镇辛店村著名伞匠白树头开始制作。
光绪六年(1880年),白树头随父到密县(今新密市)经营药铺,却恰逢年景不好,难以维持生计,于是,白树头便向当地一名卖唱艺人学做黄油伞。随后,因其做的藤骨油布伞质量高、销路好,白树头带领全家齐上阵,一同开始黄油布雨伞的制作。
民国三年(1914年),白树头创办了“协兴魁”伞厂,很快名噪一时,被当地人称为“白家雨伞”。白家油布雨伞比纸伞大、结实,乡亲们没现钱还可以赊账,雨伞生意十分红火。由于白家雨伞卖得好,能赚钱,村周边的伞厂如雨后春笋般建成,新郑西部几个乡镇很快发展成伞乡。到1935年生意最好时,新郑制作油布雨伞达100多家,仅辛店村周围就有30多家。这种雨伞有大小5种规格,色调以橘黄色、红色、浅蓝色为主,最高年产量达10万把,销售网络覆盖郑州、洛阳等地。
新中国成立后,新郑成立了雨具厂,在制作上依然延续了“白家雨伞”的工艺。传统的黄油布雨伞不起泡,不掉油,放在屋里雨后自干,伞骨不开裂,弹性大,色泽鲜艳,美观大方,坚固耐用,能抗风雨,物美价廉,不仅受到大众的青睐,而且成为当时颇有新郑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信誉。1958年,“白家雨伞”被河南省政府命名为名牌产品,许多人慕名前来挑选,作为馈赠好友的礼品。
现今,原新郑雨具厂职工赵建松还掌握着“协兴魁”雨伞制作工艺,成为该项工艺的传承人。目前,他已将制作黄油布雨伞的工具筹备到位,下一步将邀请原新郑雨具厂的老职工加入进来,共同致力于黄油布雨伞的传承事业。
作者 赵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