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新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注册登录

中原之子:“书法大痴”张良的“中国梦”

2014-07-01 08:35:34来源:中原网
字号  

康海《满庭芳 华山》词

  得“名”

  真正让张良爆得大名、蜚声遐迩的,还是今年由他书写的《拜祖文》。

  今年的《拜祖文》是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许嘉璐先生撰写的,全文500字,是近年篇幅最长的。张良拿到祭文后,认真反复研读了多遍,同时他也深深被感染:“祖训在胸,步履铿锵;龙之苗裔,无愧轩皇;四海同胞,唐山情长; 厚德载物,同筑梦想;燃香新郑,兰蕙芬芳;恭祈故土,福祉绵长。”通读几遍祭文后张良在斟酌用什么样的字体和书写风格来匹配和表达许嘉璐先生之文风、文意,让看到的人觉得文字与文章浑然一体,宛若天成。

  “草体,够气势,不够尊重;楷体,够正气,不够流畅;隶书、纂书不够庄重和通俗易懂。经认真思考我决定用行书来书写。在中国书法历史中,被传承最久远,最为经典的当属‘二王’书风,然而,精到而有韵味的后世‘二王’书者甚少,连唐人临“二王”也被南宋书家姜夔归为‘有形而无神’,不得其精髓!这也是‘二王’书风盛行,但传世者仅“二王”而已的缘故。我认真研究‘二王’一脉的沿袭与路径,觉得只有向上走进‘魏晋’书风方得其解。”这些年,张良对“二王”书风的不断探索与研究令其深有所获,下笔如有神助,“那刻有种淋漓尽致的感觉,一气呵成写了两份,呵呵,感觉不错!”

  随着《拜祖文》在全球华人的辐射力,张良火了。前来联系代理经营的画廊也开始络绎不绝,但张良婉拒了其中一次性订几百幅作品的“大单”。“我知道自己这个时候,更应该保持冷静。如果接了这些“大单”,会造成急于完成作品任务而保证不了作品质量。给别人这样的作品,违背自己的艺术良心,更不符合我的做人做事风格。因此,越是这个时候,我越需要沉下心来。”

  自拜祖大典举行以来,一有闲暇,张良就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读书、临帖创作。他认为:每个人成功会有很多次机会,但每次机会来临之前也会有如名、利、财、权、色等很多诱惑。如果经受不住这些诱惑的考验,动摇了前进的信念,你便离成功越来越远。

  张良感恩于自己获得的机会,感恩于社会各界对自己的关心和厚爱,更坚定了珍惜机遇、把握现在,把艺术传承下去的决心。他说“艺术需要坚守,社会给了你这个机会,就要努力做好艺术传承的使者,架好现在与未来书法发展的金桥。”

  有人说张良不求名、不求利,是不是是视名利如粪土?张良说,也不是。

  “名,我要。如果孔子没有名,哪来的孔子七十二门徒?谁去传播孔子思想?颜真卿没有名,谁还学他的书法?如果没有知名度,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你、进而愿意跟你一起传承和弘扬书法艺术?古代很多不知名的书法家,作品水平与当时的王羲之、颜真卿相当,但没有人知道,东西也流传不下来,更谈不上对书法史的贡献。因此,要传承弘扬和发展书法艺术,不仅需要名,而且需要大名。同时,名也是双刃剑:可以引起更多人对自己和作品的关注、品评,甚至于监督我的言行、为人处事;时刻提醒我加强自我约束,提高个人修养,消除可能出现的动摇自己追求艺术信念的因素……”

  “有了利,不仅可糊口,而且可以有条件去帮助更多的人。孟子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张良坦言自己有两个目标:“一是历史上有我的一片纸,二是努力学习探索,在书法史上寻求自己的位置。”张良豪情满怀:“作为一个从事书法艺术的人,老天赋予你这个天分、给你这个机遇和条件,它实际是想让你做这个文化传承这个使者,不要辜负了你这个人生的几十年,能做多少是多少,只要你用心去做!”

  对自己严苛,对他人宽容。别人谈及那些以收藏之名求金钱、假艺术之名逐利的人,张良的话令人思考:“ 这些没有什么对错,每个人追求不同。但是君子若爱财,取之应有道。”

  

编辑:禹亚楠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