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新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注册登录

中原之子:“书法大痴”张良的“中国梦”

2014-07-01 08:35:34来源:中原网
字号  

金 元好问《水调歌头》词

  悟“道”

  有人认为,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历史就没有专业的书法家,多是大学问家。在身处闹市的工作室里潜心“写字”几年后,张良“悟道”了,他也得出的结论与此观点不谋而合。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就象体育场的入口一样,很多‘门’都能进去。”张良以颜真卿的书法为例:“为什么颜真卿有那么大的名气、他为什么要这么写?除了这个人人品正,他的作品风格也符合当时以胖为美的时代精神和审美取向。试想,如果是王羲之的字体放在当时,未必符合当时的审美,也不见得有颜真卿这样的影响力。

  “除了当时的审美因素以外,大家为什么推崇颜真卿?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 他的楷书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这种风格也体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因此,学习书法,要了解书法作者、他所处的时代,当时的历史背景;作品好在哪里,美在哪里;而书法的章法布局是一种黑与白、虚与实、浓与淡的矛盾统一,这属于辩证法哲学的范畴……这样统观下来,自然而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大系’。”张良认为,从绘画、舞蹈等等中国文化的任何一个门类“走进去”,都能观看到包罗万象的中国传统文化,领略到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风采。

  在张良看来,用心创作的书法作品自己“会说话”。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其章法布局、字的造型大小,浓淡枯湿、线条质感及粗细变化等,犹如人的眼、耳、鼻、舌、身等。

  “所谓‘字如其人’,就是书写人的意志、情趣、追求。清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写字者,写志也。’” 甚至于有人称书法是书者人品的写真,并认为:一是人品高,书品自然高雅。二是品德清纯,书法就潇洒。三是忠臣烈士,字则端正、刚毅、厚重。张良对此深有感悟:“也就是说:字的肥瘦、线条的粗细与人的长相、体态毫无关系,但从凝聚于笔端的字的上能看到一个人的性格。”

  几十年勤学苦练,使张良炼出了一副“火眼金睛”,甚至看到一个人的作品,用什么毛笔写出来的他都能做出准确判断。“从这个角度来看王羲之、王献之,就能看到王羲之的字很秀雅,不张扬,他一定不善言辞、内秀;王献之恰恰相反,他的字写得很飘逸,没那么多规矩,应该是个风流倜傥的人;而赵孟頫生在那个时代,所处的政治历史环境,导致其形成了结体方正,圆润的赵书面貌……”

  细观张良书法作品创作过程,如同欣赏一场优雅的笔墨之舞。说他把书法当做心灵的舞蹈、线条当做音乐的旋律毫不为过。更重要的是,这些“字”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灵魂,从中体现出张良力求达到“三个合一”之境界:

  形意合一。字形、字体与字意、作品内容要整体面貌和谐。“写‘大江东去’的时候要狂放、大气一些,写‘小桥流水’的时候可以婉约、娟秀一些。当然,不是刻意追求所谓的象形,而是能让人通过作品体会到这个意境。”

  心手合一。“心跟手要融为一体。就像真正高明的拳术,是用心打人而不是用拳打人。”张良说,“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书法,当然要用心去写。”

  人书合一。这是张良认为书法创作中的最高境界。“你创作时,所创作的作品跟你的人是融为一体的。笔墨纸砚都看作是有生命之体,是你的兵将。而你就是统帅,率领他们配合你去共同完成这件作品。”说此话时,张良目光炯炯,神采奕奕,如同一位调动千军万马的大将。而对自己用过的笔、墨、纸、砚,也倍加爱惜。“有时候看到有人写字时一拧一拧的,我就像听到毛笔在惨叫,很心疼。“

  书法在古代是一个文化人的重要标志,是精神境界和学识修养的标尺。“技”可传,“道”不可传,靠“悟”,也就是说境界靠悟得。《说文》曰:“学,悟也。”增加学养,是悟的前提之一。张良认为,一个人的境界决定了一个人的书法水平;艺术家能走多远,则取决于他的层次有多高。

  “真正搞艺术的人,首先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张良认为,社会责任感,就是看创作的每一幅作品是不是以严肃认真甚至虔诚的态度去创作,让作品站住脚、对得起喜欢欣赏你作品的人,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感;而历史使命感,则是作者要用发展的、长远的、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创作的作品,要放在书法史中去衡量,严格要求自己,自愿肩负起传承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光荣历史使命。“创作一幅作品,就是在赋予这些文字以生命,要让它几百上千年地流传下去,如果你的作品随便应付,即使你的名出来了,最后可能还会误导后人,贻害无穷。”

  

编辑:禹亚楠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