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临魏钟繇《宣示表》
本报记者 石大东 李韬 左丽慧 尚新娇
人物导读
张良自幼练习书法,因热爱这种变化无穷的笔墨艺术而扎根中原书风鼎盛之地郑州;他正步入壮年,却因书风娴纯老成,被人误以为是个“老先生”;他爱唱歌,参加过正规的卡拉OK大赛并获大奖;他同时还是一位专业技术人员,是本专业领域国家级专家组成员……张良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每一面都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组合成了他人生的万花筒。当然,这里面最令人炫目的,还是他称之为“与己生命息息相关”、不可或缺并与己相伴近四十载的书法艺术。
窗外,经三路车水马龙,农业路人声鼎沸;窗内,指死腕活,翰逸神飞,虚怀坐忘,静观八荒。
窗内,窗外,俨然两个世界。
走进张良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除了笔墨纸砚,便是堆积案头的国学丛书、古文观止、唐诗宋词及书论选读等等。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则随着墨液,凝于笔端,跃然纸上,此时无声胜有声。只是窗外偶尔隐隐约约的一两声汽车的喇叭声,提醒你仍置身于车水马龙的闹市——在张良的工作室内,你可以感受到笔墨的飞动,更能体会出书法创作心态和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静穆。
作为担任多种社会角色的书法家,张良似乎算得上书法界的“异数”;书法前辈的名帖、故事他烂熟于心,出口成章;他的金钱、名利观,更是与众不同。而他对书法艺术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社会担当,则令人由衷钦敬。
近日,在墨的清香中,在纸与笔的亲密晕染中,听张良娓娓道来他近四十年的书法生活。
启“蒙”
说来有些好笑,张良的书法生涯是从上小学时,为了不让老师扣卷面分这个朴素的想法开始的。刚入小学时,因试卷上字迹潦草,小张良经常被扣卷面分。为了“不吃这个亏”,张良在父亲的鼓励下拿起了毛笔,谁知这一拿再也无法割舍。
“那时候大概七八岁吧,寒假里跟人学写春联。”张良回忆,当初并没有书法的概念。只是认为可以自己写春联张贴在大门上,很有成就感。
张良对书法艺术真正地开始上心,是从购得的第一本字帖――王羲之《兰亭序》开始的,转而学柳公权的《神策军》,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他无不熟读熟练。从因字迹潦草被扣卷面分,到小有“书名”,包揽初中所有板报“出版权”,张良也从最初的写字,提高到书法艺术的意识上来。
到郑州上大学时,张良虽然学的是工科,却凭着一手好字,当上了校书法协会的会长。 “第二年校书协招收新会员,我发现有两个会员,一个钢笔字比我写得好一些,一个毛笔字比我写得好一些,作为会长,我当然不能甘为人后。”张良笑言,年轻气盛使他不自觉地下起了苦功:别的同学用来睡懒觉、打牌、闲聊的时间,他都拿来读帖、练字了。老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不长时间的用心学习,张良的毛笔、硬笔书法水平都有了长足进步,不仅超过了那两位会员,并荣获首届河南省大学生书法比赛一等奖。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硬笔书法如火如荼、最为红火的时期。由毛笔书法转为硬笔书法的张良,也凭借扎实的书法功底,良好的艺术感觉,投身于硬笔书法事业。1990年,《中国硬笔书法家词典》记载了“张良”这个年轻的硬笔书法家,而1991年-1993年,他已然是中国十几个硬笔书协常务理事;1993年,张良个人的硬笔字帖出版……
“回头看看,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张良颇有感慨,对书法的强烈兴趣,还使山东汉子毕业后留在了郑州工作,“第一届‘墨海弄潮’是1986年,我1987年到郑州时,这里的书法氛围已经比较好了。”
大学毕业以后,无论从工作、学习、生活上,都与原来的校园生活大相径庭。但唯一不变的,仍是张良对书法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每天2个小时左右的临池,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行为,他也真正做到了“笔耕不辍”。
“学习书法,打基础的时候,还真得要有吃苦精神。记得那时候,平日工作忙,到周六周日不忙的时候,两天不下楼,都在练字。”张良说,因为喜欢,倒也不觉得太苦、太累。
张良擅长多种书体,每种书体又千变万化,呈现多种面貌,而且每种书体都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认可和喜爱,有画廊界公认的“卖相好”之美称。“我从一开始就认为完全是个人的爱好,并不是为了卖钱。”如今,张良的字越来越“值钱”,但他却依然保持着平常心:“能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固然值得高兴,但写字绝不能只为了卖钱。”
如今,张良的书法创作也同样引起了周俊杰、西中文等书法家、理论家的普遍关注和激赏,更称其为当代“得笔”的少数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