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
注册登录

教授22年做慰安妇历史研究 称让历史永久留存(组图)

2014-06-23 07:23:00来源:北京青年报
字号  

上海江湾镇上贴着日文对联的慰安所

杨家宅慰安所木屋

上海日本海军慰安所老板与“慰安妇”

村濑守保写真集中的第六慰安所樱楼资料照片

70年前,侵华日军让中国遍地狼烟时,他们强征奴役下超过20万名中国女性沦为日军慰安妇,而现亲身见证这段苦难历史的慰安妇受害者仅有24人仍活在世上,她们的苦难是这段不容忘记的历史的重要部分。终于,这些即将走完自己人生的老人们,等来了中国将慰安妇史料申报联合国世界记忆工程的消息,全国6家档案馆精选出的29组历史档案目前已申报给联合国,而档案本身的故事也像这些慰安妇受害者同样令人唏嘘。

我国申报世界记忆工程的《“慰安妇”——日军性奴隶档案》为五个类别的29组档案资料,其中图片类档案中的24张照片全部由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提供,这也是唯一来自民间的部分。苏智良希望“申遗”能推进人类对“慰安妇”制度的反省、思考与批判。

首倡申报世界记忆工程

2013年秋天起,海南的陈金玉、林亚金;山西的郭喜翠、万爱花等慰安妇受害者相继去世,这个秋天,苏智良夫妇奔波于各个去世的慰安妇受害者的葬礼。“我感到心里很憋闷,她们都没能看到日本政府为她们的苦难遭遇道歉的一天,我们必须要为这些老人做点什么。”苏智良说。

回到上海后,苏智良给中共中央办公厅写了一封长信,提出将慰安妇相关史料提交联合国世界记忆工程,国家档案局于今年初联系了苏智良,并开始从6家档案馆超过10万份文献档案中进行精选。

世界记忆工程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的文献保护项目,其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进行抢救,使人类记忆更加完整。

我国申报给联合国世界记忆工程的《“慰安妇”——日军性奴隶档案》共五大类29组档案,其中侵华日军遗留档案、伪政权档案、上海租界档案、日军战犯口供这四个类别分别出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南京、上海及中央档案馆。6家档案馆选取的档案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侵华日军强征、奴役慰安妇的暴行,其中吉林省档案馆提交了5件从未公开过的档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北京青年报记者确认,已经收到了中国将日本强征慰安妇和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申请。此次中国申报档案的具体内容将于7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计划的网页上予以公布。

苏智良提供的24张照片全部来源于日本,22年来,他走遍日本的书店,遍读公开出版的侵华日军老兵各种回忆录,寻找与慰安妇历史相关的蛛丝马迹。他发动全家投入慰安妇历史的研究,对于他来说这些照片已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忆,也早已成为他人生的一部分。

而这一切,却起源于一次机缘巧合。

编辑:王静喆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