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南新闻

高清:南水北调干渠呈U字形穿过淇河底部

2014-06-18 10:45:22 来源: 中原网-郑州晚报
字号  

南水北调干渠在鹤壁穿过淇河底部,像一段倒映于淇河深处的彩虹,呈U字形,从淇河河底数十米的地方穿过。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冬有“暖气”夏有“空调”

混凝土浇筑,这是一个我们平日里常见的工程,看似简单没有难度,在南水北调工程人员看来,这也是个挠头的问题,“工程难度体现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所谓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是指一般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它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升温比较快。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只要内外温差超过24.5摄氏度,就容易产生裂缝。”中水12局现场技术负责人张东富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内部温度最高可以骤升至七八十摄氏度,如果赶上冬天那真的是“外部冷若冰霜,内部热情似火”。

“工程的重中之重就是防裂。”张东富坦言,南水北调干渠技术上“容不得一丝裂缝”,除了增加防裂钢筋等措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控制水泥内外的温度差,从而避免裂缝。

张东富和他的团队采用在混凝土中埋设冷却水管等技术,利用水循环达到缩小内外温差,以保混凝土不产生裂缝。

在数九寒天,他们搭建帐篷,通过锅炉水蒸气供暖,并给水泥穿上“保暖衣”——用泡沫板、雨布、养护板、棉被覆盖。在炎热夏天,他们给水泥开上了“空调”——用冰块敷在水泥的表面降温。

“这绝对是个世纪工程,干了这个工程,其他的工程都不在话下。”从2009年进入施工现场,张东富已经坚守了5年时间,见证了干渠起始,他夹着烟卷的手挥舞在空中,声音雄厚坚定。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水悠悠,桧楫松舟”,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这些诗句,生动地描写了淇河两岸美丽的风光。站在两河交接的地方举目远眺,水泥浇筑的南水北调干渠迤逦而来,将给淇河增加一处新的景观。

[作者:  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