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陶玉亮 陈锋 简薇薇 董黎 张勤 李颖 刘伟平
郑州日报、郑州晚报昨日刊发的长篇通讯《素质教育的郑州实践》,如同巨石投水,在读者中引起了一场广泛的大讨论。新浪、搜狐、凤凰网、人民网、新华网、网易、腾讯等国内近百家网站转载,微博、微信上也几乎被刷屏:这篇报道写得太真实了,我们家长希望报道继续做下去,引起教育部、省教育厅关注,在中学时代让孩子少受应试教育之苦。文章内容紧贴素质教育的话题,道出了家长的心声,“老周班”的教育理念给人带来的是直击心灵的震撼!
家长声音:
教育“百草园”里
就是要百花齐放
《素质教育的郑州实践》一文,互助路小学四年级学生王子健的妈妈杨小趁说,她是一口气把全文读完的,看完后,心情很激动。
面对记者采访时,杨女士说,“老周班”不扼杀孩子的个性、创造力的做法和鼓励学生具有超前梦想的理念让家长看到素质教育在郑州的实践,是踏踏实实、真做实干地在进行。“现在微信上流行这样一句话,说我们现在的孩子是‘聪明伶俐进去,呆若木鸡出来’,这虽然有些以偏概全,但是从侧面形象反映了应试教育的弊端,我也希望我的孩子少受应试教育之苦,但是作为家长面对现实的时候也有很多无奈,希望我们的教育部门尽快推广‘老周班’经验,不能一边喊着素质教育,一边掐尖,让更多的孩子能受益于我们郑州实践的成功经验。”
女儿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张先生对素质教育有着独特的思考。张先生说,在教育由“应试”向“素质”转轨而又迅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正成为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素质教育不是学点琴棋书画、歌舞等,而是良好学习习惯、健全人格的培养,健全的人格才是孩子健康成长、事业成功的保证,郑州二中对素质教育的有益探索,非常鼓舞人心。”
在市委办公厅工作的曹先生家中有一位即将面临中招考试的学生,在看到《素质教育的郑州实践》报道后非常激动,他直言,素质教育大多数时候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有不少打着素质教育之名,玩“奥数”“培优”的游戏,郑州二中“老周班”让我们看到了郑州在素质教育方面的改革探索和希望,期盼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再多一些“老周班”,让孩子们创新学习、快乐成长,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网友热评:
素质教育探索值得鼓励
@宁静黑色天空:回归教育本质,这是最重要的。现在的教育不是在教孩子生活技能以及做人品质~而是在教孩子怎么考试!小学毕业,上初中;上完初中毕业上高中,高中毕业考大学,一步一步按部就班死读书,培养不出人才!
@没有什么大不了:今年高考后,有一个段子说,考上大学的一定要和没有考上大学的经常联系,否则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这虽然是个段子,但也反映了一种社会现实。教育注重的只是分数,而对生活和生存能力没有任何帮助。
@袁舒舒: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知识完全沦落成了考试工具,而绝大部分知识无法落地,也就是说无法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素质教育在郑州的探索值得鼓励,要让孩子们具有创新意识、动手能力,让孩子掌握一定的生存和生活技能,才是王道。
@亦馨开心:高考毕竟是12年苦读的终点。现在小学就开始题海战术,不说英语数学卷子,单是作文写了,改了还得默写出来,孩子边哭边写作业,说羡慕动物的自由,日子过得不如宠物。做家长的心疼却无奈,之后孩子还有好几年要苦呢!也有同学心疼孩子,申请移民的。微信上人家晒的是美术作品和运动比赛。
@神行蚂蚁:我感觉孩子上三年高中沉浸在语文数学英语政治中,生活就像脱离了社会,没时间阅读喜欢的书籍,玩自己喜欢的玩具,探究自己喜爱的事情,更别提观察和思辨能力提升了。
@绿城凡尘:现在有条件有实力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到北京、上海等素质教育好一些的大城市,更有不少家长直接把孩子送到国外,接受更好的素质教育。衡水女孩放弃高考,被哈佛等国际顶尖名校录取,就是非常典型的例证。
@奋斗的小鸟:现在的应试教育太一刀切,束缚个性,压抑人才。民国时期出了很多才子、大师,他们很多都不是全才,在某些方面非常突出。钱钟书数学零分被大学录取成为国学大师,沈从文学历不高却能到大学当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