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的“代理妈妈”,使留守儿童的身心有了依靠。
“代理妈妈”的疼爱,打开了孩子们紧闭的心扉。
核心提示
中原网讯(记者 路文兵 文/图 南阳报道)“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一首儿歌道尽了孩子对妈妈无尽的眷恋。然而却有这样一个孩子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而远走他乡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孩子,却成为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
如何让留守儿童的母爱不再缺失?南阳的唐河、淅川等县市进行了“代理妈妈”的有益尝试。
“代理妈妈”中,有的家庭并不富裕,有的并不缺少孩子,有的是未婚少女,还有外籍人士,更有七尺须眉。他们不是孩子的生身父母,却担负起关爱孤困留守儿童的义务,与他们代理的“儿女们”写下一个个感人故事。
“代理妈妈”,代替的是关爱,但真正的母爱却难以替代。
小文君的“新妈妈”
“妈妈,今天上午的数学小测验我考了满分!”6月5日中午,正在单位忙碌的林素琴接到“女儿”小文君的电话。她放下手中的文件,听着电话那头小文君的成绩汇报,眉头也从忙碌的紧锁中舒展开来。
“不错不错,考满分妈妈有奖励哟!过两天妈妈再去学校看你,好好复习准备暑假考试吧!放暑假了妈妈带你出去玩好不好?”林素琴说。
在外人看来,这不过是一段极其平常的母女对话。事实上,林素琴并不是小文君的亲妈妈,而是她的“代理妈妈”。
小文君的父母远赴广东打工,常年不在家。小文君跟着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父母不在身边的漫长日子里,让这个10岁的小姑娘养成了孤僻自卑的性格。
林素琴是唐河一家民营企业的负责人,自己的两个孩子毕业后都在外地上班。她第一次接触到“代理妈妈”,很偶然。今年春天,在县妇联组织的一次活动上,林素琴得知,很多留守孤困儿童生活清苦,甚至面临失学的困境。“几百块钱,一份关爱,就可能改变留守儿童的命运。所以,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要伸出手。”
10岁的小文君就是她代理的第一个孩子。小文君的到来,让原本膝下寂寞的她重新找到了抚儿养女的天伦之乐。
“我自己的两个孩子都大学毕业啦,我是两个10岁孩子的‘代理妈妈’,现在我是4个孩子的妈妈!”林素琴笑道。
就在今年的5月29日,唐河“代理妈妈”结亲仪式在县一小举行,35名孤困儿童每人收到“代理妈妈”们送来的500元资助金和学习、生活用品。
唐河县妇联副主席杜爽告诉记者,自2002年起,唐河就为留守、孤困儿童寻找“代理妈妈”,至今已为540多名孩子找到了“代理妈妈”。
“代理妈妈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只要有能力,有爱心,都可以申请做代理妈妈。这些代理妈妈,既有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也有民间爱心人士。他们有的家庭并不富裕,有的并不缺少孩子,有的是七尺须眉,有的是未婚少女,还有80岁高龄的老太太,甚至包括南阳师院英籍教师玛利娅女士这样的外籍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