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郑州E贸易未来五年营业额将破千亿元

2014-06-09 07:52:31 来源: 中原网--郑州日报
字号  

先行先试的大通关模式,使得国内外多家网商、电商、物流商、支付企业等慕名而来。目前,郑州E贸易平台已吸引包括韩国馆3000余家、德国馆310多家、以色列馆100多家企业到园区开展业务对接。与此同时,河南本土电商交易平台、电商产业园区、快递物流园区、金融支付等全产业链快速发展,已催生保税国际、新乡国发、万国优品三家本土跨境电商。目前,E贸易主要业务模式为跨境B2C营销模式,所售商品直接与海外生产商联系合作,中间不经过任何代购、代销环节,直接到消费者手中,保证了商品原汁原味的进口质量。下一步,将通过“逆向O2O电子商务模式”新型销售模式,在全国各地建立进口商品体验馆,让线下消费者实物体验后,再到线上进行商品交易,给消费者提供全新的跨境消费体验。

依托航空港物流中心和陆港多式联运中心物流优势,郑州已确立打造跨境电子商务“中国进入全球大门、全球进入中国的大门,中原连接世界的大门”发展战略。郑州正向全球旅游购物中心、时尚设计中心、物流金融中心、全球网购商品集散分拨中心奋力迈进,近期将建成以跨境电子商务为核心,具备跨境网络销售、物流、金融支付等配套服务功能的商贸物流中心(即“中大门”模式)。目前,郑州“中大门”一期规划占地面积317亩,将聚集境外电商、品牌商、供应商、物流商、金融服务商等全链条生态环节。二期“中大门”规划占地面积将达3000亩,建成以意大利、法国、德国进口产品为主,重在高端设计,周边形成加工产业服务的进出口“跨境创意产业园区”,配套产业辐射半径将达3公里。

按照“一年成规模、两年创优势、三年树品牌”思路,在“E贸易”信息化平台4.0版完善版运行后,业务量将达每天10万至30万包。同时,郑州将充分衔接航空港、铁路口岸、公路口岸及无水港等多式联运综合交通枢纽优势,促进产业集聚,创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将中国产品销往全球,将全球高端产品销往全国。

据省保税物流中心总经理徐平介绍,未来五年内,郑州E贸易预计实现综合营业额1000亿元,带动200家本土电商产生,实现就业拉动30万人。

跨境 e 贸易:让郑州与世界在线共舞

20多年前,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之时,郑州亚细亚高擎创新大旗,用“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胆略,燃起国内商业变革的熊熊烈焰。

今天,伴随电子商务风起云涌,网购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作为全国唯一一家综合性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郑州正在“买全球、卖全球”征途上开疆拓土,描绘着构筑世界商都的美好蓝图,再次向世人昭示着创新带来的无穷魔力。

20多年前那场闻名全国的郑州商战,是实体经济模式下催生的新旧体制碰撞之变。

20年后由E贸易脉动而起的这场商业大变革,则是互联网引发的渠道整合、物流通达之变,进而将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这些深层次的变化,将给中国经济转型、河南经济爬坡过坎、郑州经济转型升级带来什么?

世界重新考量郑州

就在传统商业遭遇电商冲击的内忧外患时刻,跨境电商又把郑州推到构筑世界商都的全新潮头。

德国冰淇淋已甜在嘴边;整车汽车口岸就在眼前;即将亮相的韩国馆让你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正宗韩服……当网络成为连接世界的触角,郑州航空港、郑欧班列、开放口岸为郑州插上飞向世界的翅膀,“买全球、卖全球”的美好愿景与郑州航空港实验区、跨境E贸易试点城市的生动实践交相辉映。郑州这个重要“关口”作为全国内陆开放高地正在迅速崛起,强力吸引国内外知名电商、物流、金融等业界“大腕儿”进驻。

提起“E贸易”,市商务局局长朱河顺兴奋地说:“2013年,作为全国唯一一家综合性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郑州通过河南省保税物流中心搭建的多方交易平台,铿锵开启跨境E贸易发展征程,开始把国外商品仓库前移至保税中心内,实行‘境内关外’的保税政策。”

[作者:成燕 张倩  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