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叫病床号,亲切地叫患者名字
和很多医院病房一样,上午是这里最忙碌的时候。医生们早早地开始了一上午的查房,挨个病房询问病人的病情。
“哟,张,剪头发了?差点认不出你来了。昨晚睡得怎么样?今天还发烧不?”
“你吃香蕉当然会腹泻得厉害,香蕉润肠嘛!吃点苹果、麦片和鸡蛋,对腹泻有收敛作用。”
一个个病房走过去,赵清霞与值班医生一起,跟各个病房的患者沟通病情,像老朋友一样打招呼。
她与病人聊天的同时,还会不失时机地拍拍病人的肩膀,以示鼓励。
“艾滋病人大都很敏感。很多艾滋病人刚进医院时,会有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应,对医生和护士都会本能地排斥抵抗。”走出病房,赵清霞告诉记者,“所以我们这个病区的医护人员要格外耐心和谨慎,慢慢去接近他们,消除他们的对立情绪。当他们了解到你是发自真心地关心他以后,他就会信任你。”
在这里,所有护士从不叫病人床号,而是直接喊患者的名字。“直接叫患者的名字,是我们病区的一个传统,也是对患者的一种平等和尊重。”蔡艳说。
自己的工作,有的连家人也要保密
“我们科只有16位护士,要照顾感染一科的50多名艾滋病人,每天要输400多瓶液体,由于我们这个病区的特殊性,有的护士来这里工作,第二天就辞职了,能留下的,都很不容易。”蔡艳告诉记者。
16位护士都是年轻人,大都是80后,还有5位90后女孩。
小琪是位90后,去年6月毕业后,来到艾滋病区上班。“当护士长告诉我分到了这个病区后,我哭了一晚上,最后还是硬着头皮来报到了。第一天到病区的时候,我大气也不敢喘一口。病人不敢碰,甚至连椅子都不敢踏踏实实地坐。但当科里给我们培训了艾滋病的传染途径和日常护理要注意的问题后,我心里的石头才慢慢地落了地。”
另外,“找对象难”也成为这群年轻女孩说不出口的烦恼,在感染一科,有近一半护士女孩还没有男朋友。“平时工作加班加点,圈子很小。亲戚朋友介绍相亲,对方一听我是在艾滋病区工作,直接连面都不见。”
在这个病区工作了10年之久的小何说,直到如今,她的公公婆婆还不知道她在艾滋病区上班;同样是科里老人的小琼,她丈夫至今也不清楚她的工作任务。
“肯定想过放弃这份工作,但最后还是留下来了。艾滋病人渴望我们的理解,他们需要我!”小琪说。
“我们的工作,是在针尖上跳舞”
事实上,除了承受身体的劳累,更让这个特殊病区的护士们紧张的是护理过程中的“职业暴露”等染病风险。
所谓职业暴露,通俗地说就是医护人员在为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时发生被传染的危险。
扎针、取针、封管、穿刺……这些医院里最常见的医护和手术操作,在这个特殊病区却成为医护人员的危险动作。一旦发生意外,就可能造成终生的伤害。
“艾滋病是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的。由于我们科里护士人手紧缺,每个护士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在给病人扎针、封管的过程中,稍不留意就可能刺破自己的手或者被病人迸出的血液溅到,从而引发感染的风险。”护士长蔡艳解释。